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65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28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查明兰新高铁甘青段路基冻胀变形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冻胀处理措施,将路基冻胀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路肩以下5 m范围内路基的冻结深度、水分、冻胀变形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结深度的发展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基床表层以下填料含水量随着冻结深度增加缓慢增加;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上部1.0 m范围冻胀量占总冻胀量的80%以上;低路堤地段冻胀最严重。为减少路基冻胀量,设计及施工时应采用全冻结深度防冻胀方案,以填料防冻胀为主,辅以防水、疏水和隔热等综合措施;低路堤地段防冻胀措施应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2.
A650E型自动变速器是具有420N.m传矩能力的五挡自动变速器。论述了该自动变速器故障及诊断方法。介绍了排除一辆装备A650E自动变速器的凌志(LEXUS)GS300轿车冷车行驶基本正常、热车起步困难的故障实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刀齿啮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磨前滚有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准车牵引牵引齿轮的应用和加工工艺特点,对准高速机车牵引磨前滚刀齿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锰钢爆炸加工硬化及其硬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爆炸加工后高锰钢的硬化效果及其硬化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钢经爆炸加工后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硬化深度超过40mm.但夏比冲击试验表明仍有较高的韧性,宏观残余变形很小.这些变化不是发生M体及ε相转变的结果,而是发生高密度位错、堆垛层错、大量的交叉滑移,晶粒的扭折,孪晶及A体晶粒细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无线CBTC系统简介,开放空间无线CBTC车地通信系统构成及原理。  相似文献   
6.
对既有线200km/h动车组列控系统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证动车组200km/h的运行安全,研发了中国铁路既有线200km/h动车组列控系统(CTCS-2)。详细介绍该列控系统的总体构成,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以及在临时限速、反向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指出其低频信息定义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ZPW-2000R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闵鹏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0):43-45
从应用角度介绍西门子ATS系统中的列车自动调整(ATR)功能,包括在不同运营场景下系统的使用。由于列车自动调整功能和时刻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介绍了西门子运行图编辑软件FALKO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智能制造当中,这样能够显著缩短汽车产品的周期,而且能够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地铁双线盾构隧道长距离平行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安全,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模型,获得施工过程中地铁盾构隧道所引起的该建筑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影响范围,并提出针对性的监测方案。结果表明:(1)根据理论计算及实际监测,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影响范围为隧道上方及两侧20 m横向范围,因此应对该范围内的建筑结构进行重点监测;(2)为降低由于盾构施工造成的地层损失,及时对区间下穿既有建筑段下方隧道拱部管片外侧地层进行二次注浆加固很有必要,通过监测可知,该建筑结构最大绝对沉降值约为9.5 mm,最大差异性沉降值为10.5 mm,均满足评估单位给出的安全指标;(3)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实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数据,通过调整盾构推力、土仓压力、掘进速度等掘进施工参数,最大程度降低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