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弱围岩隧道修建新方法——核心土加固变形控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峰  肖盛能  潘威  邹明波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3):131-137,145
2006年我国铁路系统相关施工单位开始接触变形控制法隧道施工技术,经过长达5年的基础理论学习研究与准备,在铁道部和兰渝铁路公司的支持下,2011年由中铁瑞威公司和意大利土力公司联合在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进行了中国首次隧道核心土加固变形控制法应用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文章通过工程实践,对桃树坪隧道的工程概况、地质问题、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及核心土加固控制变形技术的应用效果作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电控节气门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电控节气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其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是当被控量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小系统的偏差,当被控制量接近设定值时,引入积分控制。本文以工业中常用的炉温控制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验证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鞍千公路冷再生基层施工及其控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省路面大修改造工程的逐渐增多,我省近年来引进冷再生这一先进施工技术。本文结合鞍千路大修工程施工情况,对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根据冷再生基层表现出的强度特点,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倪圆  何琳  帅长庚  李彦 《船舶力学》2015,(10):1275-1281
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器是一种正负刚度并联的弹性结构。针对该结构存在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某型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器的刚度模型。基于虚功原理,推导出判定弹性系统静稳定性的刚度准则。运用该准则,结合混合隔振器的刚度模型分析了该主被动混合隔振器的静稳定性。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隔振器在工作位移内,系统刚度为正,混合隔振器是静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兰渝铁路软岩隧道特征及大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挤压大变形是困扰隧道建设者的突出难题,也是国内外隧道工程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在兰渝铁路软岩隧道施工中开展的大量科研现场试验和工程验证,对软岩隧道的工程地质特征、地应力特征、变形特征、支护压力及应力特征、支护破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控制措施和施工控制措施,以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编组站尾部可控停车器的工程设计,较全面地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电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运用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福建马坑铁矿矿区西侧边界进行补充勘察,其解译结果与前期钻探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在勘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文地质结构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A full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value for intake valve lift in a CAI engine. Uniform mixing in the engine is a key parameter that affects the auto-ignition reliability and thermal efficiency. The method of intake of the air supply often determines the uniformity (or quality) of the fuel-air mixture. In this paper, four strategies were applied for controlling the swirl intensity of intake air. The variation of the intake valve lift induces different swirling and tumbling intensities. Bo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1D WAVE software (Ricardo, Co.) were coupled with the 3D model to provid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EGR mass fraction was also provided by the 1D model. The benchmark scenario (Case 1) was considered as a valve lift with 2 mm for all intake valves. We found that an intake valve lift of 6 mm with the other intake valve closed (i.e., Case 5) yielded the largest swirling (helical motion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umbling, which in turn rendered optimal fuel-gas mixing. We also found that fuel distribution affected the auto-ignition sites (or spot). The better the mixing, the greater the gas temperature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achieved, as seen in Case 5. The NOx level, however, was increased due to the gas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selected from the viewpoi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和暴露试验,研究了透水模板布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透水模板布可有效提高表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26个月暴露龄期时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30%~60%,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