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冷却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对通风冷却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混合动力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镍氢电池的特点及所需通风散热的要求,经试验分析了充放电时池箱中电池模块的测试分布情况,确定了电池箱的详细结构形式,同时考虑了绝缘和密封的措施。根据汽车的情况,介绍了电池箱的安放搭载状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路材料进行材料组成分析,并且通过对几种不同配合比的冷再生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冲刷性能的初步研究,对二灰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做出了初步评价.二灰冷再生材料基本可以满足规范对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散热器面罩开裂问题,提出了焊点优化方案和散热器面罩加强板外置/加强板内置方案,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制定了2组改进措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2种改进措施与原状态相比,均有良好应力改善效果,满足应力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整车EMC辐射发射测试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某主机厂某个车型EMC测试中超标部分进行定位,锁定超标源进行优化分析,使整车满足EMC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件牵引车是用于运输不可拆解的重型大件货物的专用车辆。其动力系统通常具有较大的马力和较高的扭矩。主要的运输工作过程中车辆处于长时间的重载工作情况,所以车辆在对与整车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冷却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分动箱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分动箱的性能对整车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大件牵引车由于低速重载情况下长时间的工作,分动箱内的齿轮油发热严重产生高温,直接影响齿轮的性能及车辆的安全,故针对分动箱油温较高的情况,设计一套油冷器用于冷却分动箱油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车辆长时间处于低速重载作业过程中,分动箱油温较高对分动箱性能及齿轮使用寿命的不利影响。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寿命,从而提高车辆的性能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机车散热单节一般采用钎焊将扁管两端与管板连接起来的方式所存在的容易裂漏及可靠性低的缺点,对将管板连接方式改为胀接机械式连接的方法进行了拉脱及疲劳试验分析.拉脱和疲劳试验考核表明,改为胀接式后,提高了散热单节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燃机涡轮叶片气冷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利用绝热和气热耦合方法开展了气膜冷却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24核并行求解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网格数目在107量级时的计算效率;对比分析了绝热和耦合计算方法中气膜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利用耦合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叶片尾缘的冷却方案以及冷气进气压力对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涡轮叶片气膜孔、尾缘冷却结构的设计以及冷却气体进气压力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目前描述汽车散热器热力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常用计算模型,并结合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用于各类计算的性能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CAD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