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56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国产稳定土拌和机原有拌和深度控制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既能保证拌深,又可使转子一次性达到拌深设定值的双电位器位置控制系统,并从工作原理上对组成该系统的位移检测器、伺服放大器、恒流液压源等部件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外核测井技术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追踪,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我所有研发可能的测井仪器,以期能够为我所核测井仪器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桩基局部冲刷坑模型主要采用对称形态的坑体来分析,然而实际问题中局部冲刷坑体常为非对称,这使得桩基处于更不利的状态。评价桩基承载力的关键之一是合理计算冲刷坑造成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而对于桩周形成非对称冲刷坑时土体应力变化,目前仍然没有较为完善和严格的理论分析方法。针对该问题,根据已有试验得到的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态,提出非对称冲刷坑内土体应力计算的平面应变简化模型;并基于弗拉曼解在半无限空间中的应用,将冲刷坑以上土体看做荷载并引起土体内应力重分布,得到非对称冲刷坑下土体应力分布计算的平面应变解析解。通过有限元中的"生死单元法"模拟非对称局部冲刷坑的形成过程,并将有限元得到的冲刷坑内土体应力结果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随后基于该方法考虑桩尺寸的影响,得到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成后桩周土体的垂直及水平有效应力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桩尺寸时,解析解计算结果略保守。在此基础之上,对非对称冲刷坑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出桩上、下游侧冲刷深度差值对桩周土体的应力影响较大,得到了非对称冲刷坑下桩周土体的垂直有效应力及水平有效应力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异物侵限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双电网需连续稳定供电、工程投资大等问题,运用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提出光回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方案,论述系统构成方案,检知网的设计方案,传感光纤的选型、敷设方式和接续方案,光信号衰耗指标的计算以及监控单元、铁路局中心系统设置方案等内容,有效解决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工业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缸体测量系统是由气动测量芯轴和差压式测量回路等组成,系统采用气电转换技术,在线自动测量发动机缸孔和主轴承孔并分组打号,满足了生产现场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直径灌注桩广泛用于房屋、桥梁的基础工程中,当无水、少水且持力层为岩石、卵石层等理想土层,埋置深度在20 m左右,采用大直径灌注桩为基础,能取得质量可靠、造价经济的优良桩基.介绍了有关设计、施工的基本知识,对桩基设计、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活塞销孔型线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柴油机活塞销孔的磨损问题,分别借助有限元方法和EHD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销座结构匹配多种销孔型线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及不同活塞销孔型线对润滑特征评价参数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活塞销孔型线与热变形匹配不合理所引起的润滑状态恶化是导致活塞销孔磨损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销孔型线可使接触应力均匀,润滑状态良好,并有效降低活塞销座磨损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昆明市呈贡主干道综合管沟施工中,采用“双向对拉钢套箱”的新技术暗穿昆玉高速公路,为了满足对拉工艺对索孔的要求,研究提出“粗孔内布索孔管”的造索孔方法,经实施,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SmAl O3体系的导电性能,提高其离子电导率,在固相反应条件下,用Ca对SmAl O3中的A位进行了部分替代,成功合成了具有四方钙钛矿结构的固体电解质Sm0.8Ca0.2Al O3-δ。以该材料作为电解质隔膜,Pt作电极组成了氢-空气燃料电池,并测定了该燃料电池在800℃~1000℃范围内的电动势。氧离子迁移数通过实测电动势与利用Nernst方程导出的理论电动势的比值来确定,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氧离子迁移数都大于0.96,样品以离子导电为主。阻抗谱测量结果表明:Ca的掺杂大大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Sm0.8Ca0.2Al O3-δ在800℃时电导率为0.035 S/cm,与钇稳定的二氧化锆(YSZ)的电导率相当。Ca掺杂的SmAl O3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的固体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