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120篇
公路运输   685篇
综合类   514篇
水路运输   258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述了港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破损机理、破损因素和破损类型,介绍了港工混凝土结构修复理论的发展状况,归纳了港工混凝土结构的维修方法,综述了港工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废旧玻璃用松装烧结和模压烧结方法生产通孔材料的可能性,以及原始粉末尺寸、烧结工艺和造孔剂添加量对通孔材料的密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废旧玻璃经松装烧结或模压烧结后可制得通孔材料;松装烧结时,随烧结温度提高,烧结保温时间延长,原始粉末粒度变细,烧结后通孔材料的密度增大,而孔隙度降低;模压烧结时造孔剂的最佳百分含量为5%~50%,且通孔材料随造孔剂的百分含量增加,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空间复合材料加筋板流固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结构有限元与流体边界元方法研究了空间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流固耦合自由振动,推导了用于结构分析的分项插值型复合材料八节点板单元和三节点梁单元,以及用于流场分析的线性边界单元。用修正的RIRZ向量法与波前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特征值问题,避免了因附连水质量引起的结构质量矩阵为满阵的内存困难和非对称矩阵方程约化困难。算例表明,附连水质量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要比各向同性材料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桥梁抗力变化的因素,讨论了桥梁抗力的衰减模型,并根据已有抗力信息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及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建立抗力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分析模型.对某座实际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噪声仿真软件VA one建立了电力机车司机室侧窗玻璃的统计能量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厚度的单层玻璃、不同中间空气层厚度的双层中空玻璃以及夹层玻璃的隔声量,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夹层玻璃的隔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13号线工程为例,阐述低压进线开关远动复位的目的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针对如何降低塑料燃油箱噪声,主要在油箱内增加防浪板入手,降低油箱内燃油晃动的能量,以致降低产生的噪声,提高了汽车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及最优钢纤维掺量,进行掺量为25、30、35、40 kg/m3的4组(每组15根)钢纤维混凝土切口梁试验。通过对荷载-挠度变化规律曲线分析,发现钢纤维掺入对混凝土开裂后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有显著提高,开裂后荷载二次峰值较初裂荷载最大提高了41.5%;基于CECS 13∶2009标准,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能量吸收和弯曲韧性比,获得单位质量钢纤维能量吸收与钢纤维掺量的曲线关系,并推导弯曲韧性比与钢纤维掺量间的关系式,结果认为掺量为36 kg/m3时钢纤维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弯曲韧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积沙作为一种抗剪能力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研究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适用的施工工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穿越风积沙段,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有无水平旋喷桩加固两种工况的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从而得出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法、CD法以及双侧壁导坑法5种工法的变形特征和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无水平旋喷桩加固围岩的情况下,双侧壁导坑法最适用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但其控制效果仍然不能满足变形要求;(2)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最适合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3)水平旋喷桩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结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4)水平旋喷桩能够显著控制上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并减缓全环围岩变形速率,但对下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控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黏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屈服时和屈服后拉断时2种状态下正截面受压混凝土尚未压坏,作者对其合力大小及位置进行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弯矩特征值近似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提出了以抵抗FRP拉断为目标的抗弯加固设计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