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轴承硬度分区设计思想的提出,为改善轴承接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板条式水润滑橡胶应用广泛,针对凹面型、平面型、凸面型三种不同的板条型式,结合硬度分区设计的思想,对板条型式及硬度分区对接触陛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未进行硬度分区和分区后三种板条型式下的轴段与轴承有限元接触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板条型式下硬度分区对接触性能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硬度分区能显著改善轴承的接触性能,凹面型板条型式的静态接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汽车转向器齿杆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里氏硬度测试原理,综合采用微机测试技术、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及气动技术的复杂系统,解决了齿杆硬度在线自动测试分选的难题。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整体控制流程、齿杆的位置检测和运动控制、测试装置的动作控制,并探讨了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控制系统在主机统一控制下工作,工作流程的变化及时间分配的变化均可通过修改软件实现,便于调试、维修及扩充测试品种。  相似文献   
3.
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可自动测试转向器齿条的里氏硬度,可转换成相应的洛氏、布氏、维氏值,并按生产要求自动进行分选。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设计了智能测头,由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和气动装置实现位移和机械动作。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结构、硬件及软件。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材料硬度和仲长率对轮辋静负荷性能影响很大,试验表明,当铝合金车轮材料硬度超过90HB时,随着硬度的提高,轮辋承受的最大变形量逐渐下降,即轮辋抗静负荷性能下降;随着铝合金车轮材料伸长率的提高,轮辋承受的最大变形量上升,即轮辋抗静负荷性能上升。材料硬度对轮辋变形能量的影响比材料伸长率对轮辋变形能量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5.
轮轨关系中的硬度匹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轮轨综合使用寿命,研究轮轨的合理硬度匹配。针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轮轨材料,归纳分析轮轨硬度匹配的典型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轮轨硬度匹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轮轨使用情况,阐述轮轨硬度、加工硬化对轮轨使用寿命的影响以及轮轨材料的最新发展,初步提出不同运输条件下轮轨硬度匹配的建议。重载铁路:在半径>1 200 m的曲线以及直线段上铺设轨面硬度>280 HB的轧态钢轨;在半径为1200 m以下的曲线段上铺设使用H370热处理钢轨;应积极研发使用轨面硬度>370 HB的钢轨、以及轮辋表面硬度>320 HB的重载铁路用车轮。客运专线铁路:铺设轨面硬度>260 HB的轧态钢轨,采用轮辋表面硬度>260 HB的ER8等级的或轮辋表面硬度>248HB的ER7等级的车轮。对引进的时速200 km及以上动车组在我国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研究,以进一步研究轮轨关系中硬度的合理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的强度、硬度,同时兼顾其韧性,进行新材质车轮的成分设计及试样制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断面硬度、断裂韧性、淬透性进行测试,对其金相组织、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观测,综合分析新材质车轮的性能,并与ER8车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R8车轮相比,新材质车轮中C的质量分数相同,Mn的质量分数按常规设定,但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使其抗拉强度提高9%,屈服强度提高12%,硬度提高15HBW,断裂韧性提高10%,断后伸长率、冲击韧性和淬透性相当;相同踏面深度下,新材质车轮珠光体团更细、珠光体片层间距更小、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更高;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还使新材质车轮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布发生改变,是其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船舶锅炉用水的处理,各种教材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具体方法,但是对水处理的机理、处理的原因没有作具体分析,文章运用化学知识,对水处理的重要性、水处理的原理、投药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便为现实操作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The Qvarnstorm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HRC与HV硬度相互换算的修正公式,按国家公布的黑色金属硬度标准数据进行换算,其计算的HRC误差值基本上在±0.4HRC范围内,很好地达到了硬度换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纳米表面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粉末加压成型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表层的铜复合材料,纳米表面层的厚度为100μm-200μm,纳米表面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牢固,对制备工艺,纳米表层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纳米表层的致密度增加,硬度增加,压强为1.5GPa压制成型的复合材料,经350℃退火可获得最佳性能的纳米表面层,显微硬度值可达到29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了多年来进行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试验机夹具、锚夹具的硬度、静载试验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