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洞庭湖大桥拉索风雨振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晓宁 《公路》2003,(2):14-18
随着大跨径斜拉桥的不断建设,斜拉索的减振特别是风雨振的控制已成为该类桥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岳阳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发生多次强烈风雨振,在对应用磁流变智能阻尼减振技术控制风雨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该技术控制拉索振动的实际效果,证明该阻尼器是拉索风雨振控制的有效手段。岳阳洞庭湖大桥全桥安装磁流变阴尼器后,加速度响应降低为原加速度的1/20-1/30。  相似文献   
2.
由于能量耗散生热、环境温度以及通电线圈产生的热能会使磁流变阻尼器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实验研究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和建立能在较大温度范围预测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数学模型。本文从Bouc-Wen模型出发,通过温度实验数据,建立了能在较大电流范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的数学模型,并用1stOpt软件的通用全局优化算法识别模型参数,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磁流变阻尼器不同温度时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提出"MR阻尼器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混合控制方案,并建立了对该桥主梁纵向地震、列车制动和行车移动荷载响应混合控制的基本方程、控制策略和仿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控制方案能有效地抑制大桥主梁纵向地震、列车制动及行车移动荷载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计制造的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单级磁路与双级磁路磁流变减振器,在伺服试验台上对所设计制造的减振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结构的磁流变减振器在不同激励电流的作用下示功特性曲线的特点及速度特性曲线特点。试验表明:双级磁路活塞减振器阻尼力变化范围更大,比同样结构的单级磁路活塞减振器性能更为优越,为磁流变减振器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磁流变悬置动态性能试验结果为数据样本,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辨识方法建立了磁流变悬置的正、逆模型,并将辨识模型用于悬置系统的控制;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悬置的整车1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发动机转速和悬置点处的加速度信号为输入,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对磁流变悬置进行半主动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宽频隔振效果,悬置点处的振动加速度峰值明显减小,验证了GRNN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磁流变悬置结构,并简述了该悬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NSYS电磁场分析模块对悬置结构内部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相同磁流变液悬置结构下,不同隔板材料对磁流变液悬置磁场分布的影响,并分别测试了采用不同隔板材料时磁流变液悬置的动特性。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低磁导率铝合金隔板材料可改善悬置性能;在磁流变悬置的设计过程中引入ANSYS的电磁场分析方法可行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磁流变阻尼器在洪山大桥拉索减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磁流变(MR)阻尼器——永磁调节装配式磁流变阻尼器在长沙洪山大桥拉索减振的应用及试验研究情况,得到了安装阻尼器前后拉索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能有效地提高拉索的模态阻尼比,抑制拉索的大幅振动。由于该阻尼器无需供电,装配简单,维修方便,与其他的磁流变阻尼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液风扇离合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磁流变液风扇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磁流变液离合器的剪切式数学模型;设计了结构简单、新颖的磁流变液风扇离合器;在试验基础上对离合器的调速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风扇离合器输出转矩能够满足发动机冷却风扇的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9.
将船舶作为面向对象,合理引入MR减震器技术,形成专用于船舶中的智能抗冲击隔离器,不仅可以抗冲击,同样能够达到低频减振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将船舶作为面向对象,重点阐述MR减震器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The high-speed train has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in the last decades.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i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speed train, its safety issue is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ever befor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with high speed, extra dampers (i.e. anti-hunting damper) are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bogies with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 However,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is undermined due to the extra later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dampers.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proposed in the last decades attempt to solve the vehicle steering issue. However,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need extra actuators driven by electrical power or hydraulic power. There are some implementation and even safety issues which are not easy to be overcome. In this paper, an innovative semi-active controlled lateral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ilway vehicles is proposed. Fou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s are fixed to the primary suspension system of each bogie. They are controlled by online controllers for enhancing the running stability on the straight track line on the one hand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by controlling the damper force on the other hand. Two control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the light of the pure rolling concep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ies is demonstrated by SIMPACK and Matlab co-simulation for a full railway vehicle with two conventional b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