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泥沙淤积的三峡水库9月分旬控制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月分旬蓄水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应对三峡水库汛后提前蓄水时特大洪水的可能威胁。但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增加,泥沙淤积将造成大量库容损失,9月分旬控制水位确定时必须要考虑泥沙淤积的影响。本文通过水库泥沙淤积计算,考虑了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对三峡水库9月分旬控制水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泥沙淤积情况下的控制水位相比,考虑泥沙淤积的9月分旬控制水位进一步降低了可能的防洪风险,同时,虽然水库发电效益也略有减小,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建模,对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朝天门航段朝天门长江大桥附近7 km的范围进行三维仿真模拟试验分析。研究水位变动期航道的变化,进而分析对船舶航行和安全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维数学模型,通过三峡库区成库后已取得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计算出三峡水库175~145~155 m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下特征洪水的沿程水位,对比校核了长江科学院早期计算成果.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同计算条件下的水位差值不大,总体基本一致,认为长江科学院早期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勇  胡小庆  王涛  张璠 《水运工程》2011,(7):119-124
通过大量的地形、水文、流速流向资料,详细分析了三峡蓄水以来变动回水区下段青岩子河段的泥沙淤积特点,得到了几点认识:1)三峡蓄水后青岩子河段汛期水位抬高较少,流速约有减缓,以致未大幅淤积,这与模型试验论证成果略有差别;2)青岩子河段淤积时间主要发生在9-10月间坝前水位抬升时,淤积部位主要发生在金川碛尾、五羊溪、牛屎碛深槽及桌子角;3)淤积区域与所处的河型有关;4)随着三峡水库的继续运行,青岩子河段将会发生河型转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实行船舶定线制航路改革的内涵、作用和方法,总结长江干线已实施船舶定线制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川江和三峡库区的航道条件和通航船舶类型等特点,校核航道尺度,探讨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航路改革的方法和航标等配套设施的布设方式,可作为今后规划建设川江航道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6月-2006年9月三峡水库库水位按135 ~ 139 m方式运行(枯水期坝前水位139 m,汛期坝前水位135 m),其回水末端位于涪陵李渡附近,常年库区在丰都以下.分析了该阶段蓄水期三峡库区原型观测资料,研究了万州(—)涪陵李渡河段床沙沿程变化特性及淤积物的级配组成,由该河段的床沙粒径变化分析其泥沙基本...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地貌学解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危岩的形成、失稳崩塌与运动是三峡库区边坡动力演化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陡崖逆向台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基于对库区内近万个危岩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地貌分析原理,发现了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包括危岩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崩落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后退的宏观链;危岩链式规律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发育的复合嵌套模型;陡崖坡脚岩腔的形成过程及其卸荷效应是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孕育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参照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定线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等法律、法规,对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船舶定线制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峡工程及一批支流航电枢纽的建设,部分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改善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的通航状况,切实解决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出现的新情况,使库区通航支流水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小,有必要以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库区航道通航支流水域各种通航条件的深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船舶在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0.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06,(12):62-65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尾、葛洲坝下游河道、永久船闸引航道、两坝间河道冲淤特点;变动回水区回水末端范围、葛洲坝下游宜昌、沙市枯水水位变化;库区航道条件和葛洲坝下游河段航道尺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