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453篇
综合类   318篇
水路运输   399篇
铁路运输   303篇
综合运输   2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岭北TBM施工段为依托,为解决TBM在狭小空间内较大部件更换维修困难难题,开展大直径TBM刀盘边块在狭小空间内更换技术研究。通过大量研究,创新性提出新刀盘边块更换方法——基坑法,即通过专用设备配合TBM固有性能,在无扩大洞室工况下完成刀盘边块更换。经岭北TBM刀盘边块更换实例证明,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高,尤其在狭小空间内更具有优越性,且能节省大量维修时间,有效提高施工工效,可为同类TBM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云南4座在建高风险隧道典型突涌实例,对不同不良地质发生突涌的地质情况及突涌段落地震波反射法(TSP)的预报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各类突涌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震波反射法物理参数,归纳隧道突涌地质特征,得出大规模突涌时地震波反射法物理参数中纵波速度V_p、横波波速V_s、纵横波速比V_p/V_s和泊松比σ四项参数的判断标准:(1)富水时,V_p/V_s与σ都呈增长趋势,V_p/V_s变化率增长约5%以上,σ变化率增长约10%以上;(2)富水时,V_p/V_s由1.7→2.0变化,σ由0.25→0.3变化;(3)层状裂隙或构造破碎时,V_p均呈下降趋势;(4)存在裂隙及富水通道时,V_s均呈下降趋势;(5)V_p和V_s同时下降时,围岩破碎及地下水发育程度同步上升;(6)V_p上升、V_s下降时,围岩完整程度变化不大,地下水或裂隙发育程度上升。  相似文献   
3.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4号主墩钢吊箱是目前世界桥梁建筑中采用规模最大的施工设施。阐述了4号主墩钢吊箱设计理念,确定分析了首节吊箱的起吊、吊箱整体下沉定位、浇筑水下砼封底、吊箱内抽水及承台砼浇筑等主要工况,并采用了信息化施工等先进技术。使用及现场实例结果说明钢吊箱的结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雪峰山隧道3号竖井天井施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峰山隧道3号通风竖井采用“中心扩孔”施工方法,用钻机进行天井施工.充分利用了机械配套设施,保证了深竖井施工工期、投资、安全、环保,介绍了天井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隧道火灾三维数值模拟的瞬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气体组分方程描述隧道内气流流动状态,采用湍流粘性系数模型中考虑浮力影响的湍流模型方程(K-ε方程),对某实验隧道火灾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瞬态分析,研究隧道火灾特性和烟气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横截面上先被加热的是拱顶,随着时间推移,高温烟气不断对其进行对流换热,整个横截面温度逐渐升高,且分布发生变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分布形式基本确定,并向稳态逼近。采用3 m.s-1的机械通风,隧道内没有出现烟气逆流区,很好地抑制了气流的回流,满足隧道火灾通风要求,为上游人员及车辆逃离提供了气流通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川江上游运输船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船型比选的原则,并阐述了对现有船型比选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了采用VB开发的计算机比选程序。  相似文献   
7.
Organic carbon budget for the Gulf of Both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calculated input of organic carbon to the unproductive, brackish water basin of the Gulf of Bothnia from rivers, point sources and the atmosphere. We also calculated the net ex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between the Gulf of Bothnia and the adjacent marine system, the Baltic Proper. We compared the input with sinks for organic carbon; permanent incorporation in sediments and mineralization and subsequent evasion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The major fluxes were riverine input (1500 Gg C year− 1), exchange with the Baltic Proper (depending on which of several possible DOC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asins that wa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the flux varied between an outflow of 466 and an input of 950 Gg C year 1), sediment burial (1100 Gg C year− 1) and evasion to the atmosphere (3610 Gg C year− 1). The largest single net flux was the emission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mainly caused by bacterial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put and output did not match in our budget which we ascribe uncertainti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x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between the Gulf of Bothnia and the Baltic Proper, and the fact that CO2 emission, which in our calculation represented 1 year (2002) may have been overestimated in comparison with long-term means. We conclude that net heterotrophy of the Gulf of Bothnia was due to input of organic carbon from both the catchment and from the Baltic Proper and that the future degree of net heterotrophy will be sensible to both catchment export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 the ongoing eutrophication of the Baltic Proper.  相似文献   
8.
青岛港前湾三期工程流场变化及泥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镰湾河填海造陆工程流场计算和泥沙的分析研究,得到镰湾河流场变化及泥沙变化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乌鞘岭隧道深层地段千枚岩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大变形的特点,进行初期支护合理性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支护措施。研究方法:结合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岭脊地段千枚岩地层的设计施工,采用动态设计方法,根据千枚岩不同含量,确定试验段,布置量测断面,通过现场位移量测,分析总结深埋条件下,千枚岩地层变形特点和初期支护设计方法。研究结果: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和初期支护的研究,提出了千枚岩地层初期支护参数的建议方案,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对于以千枚岩为主、围岩变形大的地层,采用长锚杆大刚度型刚支架,结合网喷纲纤维混凝土等初期支护措施,是控制围岩产生大变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输,有必要进行沿线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的防灾监控及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以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为例,介绍隧道防灾监控及应急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