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寒地区隧道富水段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隧道2号斜井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淹井,严重影响了施工工期,并造成了安全、质量隐患。根据斜井实际抽排水过程,总结了隧道富水段反坡抽排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存在喷射混凝土初期强度增加缓慢、回弹率高等问题。结合大板山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实际,经试验研究,确定了喷射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并对该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随着公路建设向高海拔、寒冷地区山岭区延伸,各种沥青路面裂缝、车辙以及水损害等病害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S212线吐尔尕特至乌恰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的病害调研为基础,将高寒地区气候、地质特性对沥青路面病害模式的特殊影响进行特征描述和原因分析,以此为依据找到相应的病害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原高寒高应力板岩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能及时地掌握围岩动态的变化,随时监控到围岩的变形情况。根据监测结果指导隧道施工,提前做好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掉块的预防和加固工作,为施工单位在高应力板岩施工方面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究高寒隧道保温层敷设方式及其设计参数优化的问题,以高寒高海拔特长珠角拉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保温层敷设方式、设计厚度及导热系数参数的选择,并讨论了当地气温变化与保温层设计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区隧道保温层设防区段,贴壁式敷设方式最佳;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洞内冷空气影响范围逐渐减小,调热圈径深随保温层厚度变化的趋势用公式表达为fxh)=3.039e-0.280 9xh+13.8e-0.009 322xh;基于调热圈径深随保温层厚度增加的变化速率曲线及隧道结构安全,建议保温层厚度设计为5~10 cm;随着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洞内冷空气影响范围逐渐增大,调热圈径深与导热系数关系趋势用公式表达为fxλ)=15.47e0.287 4xλ-3.829e-39.05xλ;基于调热圈径深随导热系数变化速率曲线及隧道结构安全,建议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020~0.035 W·(m·K)-1;在假定保温层厚度为5 cm,导热系数为0.022 2 W·(m·K)-1,通风时间4个月的情况下,只有当洞内气温大于-15℃时才能保证支护结构和围岩不受冻害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轻质气泡土作为高寒冻土地区小桥(涵)墩台基础的隔热、保温和承重材料,确定合理的气泡混凝土预制块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预制块尺寸,确定轻质土预制块作为小桥(涵)墩台基础隔热保温材料合理的铺设位置、厚度、铺筑宽度等施工指标;提出轻质土用于冻土地基隔热保温的修筑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华 《隧道建设》2019,39(4):642-650
雪崩是高原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主要自然地质灾害之一,也是影响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制定合理的雪崩防治方案,通过对隧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隧道两端洞门上方潜在的雪崩发生区域。采用tan α参数作图法对雪崩扩散距离及雪崩对洞门的冲击力进计算分析,提出在主隧道进口设置25 m明洞、洞门顶部设置导雪墙、出口设置5 m明洞、安全隧道进口设置15 m明洞的雪崩防治方案。方案能有效防止雪崩灾害对铁路隧道的威胁,保证铁路隧道冬季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剪切、拉拔试验确定了粘层油选型和最佳用量,通过渗水试验、MTS疲劳试验、MMLS3加速加载试验等评价了路面的防裂效果,并对温度和荷载作用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1~1.3 kg/m2的90-A级沥青作为粘层油最佳,MTS试验加载至完全开裂时,铺设基布的次数是未铺基布的2.64倍,MMLS3试验加载60万次时,层底微应变仅为不铺基布方案的12.22%,有限元分析得出铺设防裂基布使层底应变降低28.38%,实体工程调查显示防裂基布使裂缝率降低了65.29%。铺设防裂基布后形成防水防裂应力吸收层,有助于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延长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车辆集中润滑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应用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应用的齿轮泵-容积式车辆集中润滑系统,因其在低温环境下难以有效泵送粘稠油脂,而使其在高寒地区的推广应用大大受限。针对这一技术瓶颈,本文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车辆集中润滑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应用瓶颈,而且创造性地实现了高粘稠度NLGI-0~#极压锂基脂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常年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芳 《路基工程》2013,(4):94-96
以甘肃省甘南地区玛曲县高寒草甸沙漠化典型地区的山坡中部和山前平地为例,对其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沙漠化过程中有机碳、全氮含量的衰减呈规律性变化,土壤中有机碳与全氮比值呈递减趋势,且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衰减速率快于全氮含量的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