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也为音乐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从音乐网站在社会传播中的现状出发,指出网络在音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受众、传播媒介、把关人和法律建设等角度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原生态审美时代的来临,能否带给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又一个艳阳天,歌者再次让我们找回了歌唱中久违了人的本性和冲动,也让广大音乐工作者看到了中国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3.
汤翁晚期剧作《南柯记》和《邯郸记》的曲牌唱腔设计中,多借用北曲铿锵之音为主腔,表达出愤慨的音乐主题意义,特别是在开篇的唱腔设计上表现出一种固定的主腔模式,即以宋词豪放派常用的词牌作为自报家门,再以南正宫引子与仙吕入双调的套数结构为序曲,继而过曲插入北曲唱腔以形成铿锵震荡的音乐效果,从而表现出音乐情绪的激宕变化.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构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本土音乐与城市特定人群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以其特殊的文化形态,成为音乐社会学切入社会微观领域观测音乐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角度。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悉本土音乐与城镇老龄群体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镜像,观测当前本土音乐的存在现状及其文化变迁,进而为城市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一份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文学,它是土家族人民在山地经济生活中于田间地头的自由吟唱,是土家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产物。文章通过田野作业和有关资料的查证,认为土家族山歌在民族性、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等方面具有土家族独特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众健美操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社会体育项目。其创编工作直接关系到其实施的效果。在创编的过程中要根据练习对象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条件,选择好音乐与动作,遵循大众健美操创编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人手,论述了想象和联想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要想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就必须发挥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8.
现在民歌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有的人认为是一种进步,而更多的人还是认为是一种退步,艺术毕竟和科学不一样,越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就越是进步的.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此时此刻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渴望对美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这也包括对传统民族声乐审美的更新与充实,形成这一学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和“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乐和“,即指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其次是“人和“,即音乐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音乐与人的互相影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也会影响到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性情.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家的“和“的音乐思想.只有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中保持“和“的思想,才能实现音乐的表现力以及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21世纪开始的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精髓,基础与立场为重新确立人的感性地位;再次审视什么是“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强调音乐的特殊性和对音乐审美问题的基本认识.它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将产生积极作用,根据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性、丰富性、稳定性、整体等四大特点,逐一论述音乐美育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