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05篇
综合类   221篇
水路运输   110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FRP正弦波形夹心桥面板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等效正交各项异性实心板,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采用该法对一实际的FRP正弦波形夹心板桥进行了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庄烨 《水运工程》2006,(5):29-33
珠江三角洲各地港口建设往往只从本地区角度考虑,在一定程度导致各市港口性质相似、功能雷同,并为争夺货源进行恶性竞争。论文分析了惠州港的优势,再用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9个港口发展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权重。为惠州港的港口资源在珠三角洲港口群中的最优配置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
陈强 《船舶工程》2002,(2):54-57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严峻的国际造船形势,以创新思路,为其现代化的大型船舶总装厂构筑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昂首阔步地参与国际造船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4.
5.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特点,阐明全自动运行是今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强调全自动运行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安全的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示范工程——北京地铁燕房线的研究建设情况,分析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以及与传统CBTC系统的区别。着重提出,必须通过制定与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运营规则,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设备自动联动控制,才可以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显著节约人力和各项成本,从而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最后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后续线路规划全自动运行系统时的多项建议:分步骤推进FAO线路的应用,首条线路可选择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待运营单位和乘客适应FAO后再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多专业联动控制,并设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FAO系统优势,真正为线路运营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柳 《电气化铁道》2012,23(5):8-11
针对不同长度的馈线电缆,通过理论计算及ATP仿真,采取适合的接地及补偿措施,将单相交流电通过馈线电缆在护层产生的感应电压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风电整机结构其低阶固有频率的控制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展小直径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结果、API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大直径单桩结构桩内土芯、冲刷深度、表层土置换措施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实体单元计算所得一、二阶整机固有频率要明显大于传统p-y方法计算结果;桩内土芯对一、二阶整机固有频率影响很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泥面冲刷深度的增加,一、二阶固有频率降低不明显,认为传统p-y方法对于大直径单桩的适用性有待研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桩内土芯的影响可忽略;对于大直径单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忽略冲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视频监控需求的迅速增长,人工监视已远不能满足监控的要求,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变得越来越迫切。论文研究的核心是从理论层面出发,在视频序列中检测、跟踪人体,获取人体运动数据,描述和理解人体运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U-I型、U-IV型、V-I型、V-IV型4种夹层板结构形式,利用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语言对MSC.Patran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开发出折叠式夹层板结构设计程序(FEA-LASCOR)。该程序仅需设计者在用户界面简单操作即能够实现夹层板板格快速建模、屈服强度分析、结果处理等功能。验算分析表明FEALASCOR程序具有与传统数值仿真分析一样的精度,并缩短了繁琐的建模工作,显著提高设计分析效率,为夹层板船体结构设计高效、快捷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蜂窝式夹芯层结构横向耐撞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窝式夹层板结构具有强度高、结构轻等优越的性能,其中夹芯层结构起关键作用。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Dytran模拟仿真了蜂窝式夹芯层结构在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渐进屈曲过程,分析了结构的耐撞性能,结构参数对耐撞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蜂窝式夹芯层结构在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稳定的压溃载荷、较长的有效行程,具有优良的吸能特性。结构密度是影响结构耐撞性能的关键因素;夹芯层高度对结构的耐撞性影响不大,增加结构夹芯层高度结构吸能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