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8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集装箱锁闭装置的发展,论述了我国开行160 km/h集装箱运输专列所应选取的锁闭装置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理平 《桥梁建设》2007,(A02):45-48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105m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组合结构连续箱梁,采用梁场预制,大型浮吊海上长距离运输、架设的先进施工技术。简要介绍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桥梁结构大量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因竖横向刚度大,抗扭性能好而在桥梁结构中受到广泛使用。对梁场生产线布置、自动化养护工艺、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等进行研究,改进了箱梁预制工艺,缩短了制梁台座的使用循环周期,提高了制梁效率。该技术成果在某客专梁场试制成功并获得了推广。  相似文献   
4.
秦寰宇 《铁道建筑》2020,(2):45-47,74
以新建福厦(福州—厦门)高速铁路17500 t转体刚构为背景,采用实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桥墩类型及桩基布置对墩底平转转体中转盘受力的影响,并对桥墩及桩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体墩对上转盘受力最有利,其次是空心墩,最不利的是双薄壁墩;增加墩底实体段能够有效降低空心墩、双薄壁墩上转盘的主拉应力;随着墩底实体段高度的增加,主拉应力降低的幅度逐渐变小;球铰正下方有桩基时对下转盘底部受力更加有利;距离球铰中心越远,桩基受力越小,适当增加中桩桩径,可使各桩基应力状态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5.
将有限元方法与分析设计相结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种矩形加筋平盖封头进行强度评定。本文首先介绍瓶盖封头结构的改进。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求解。结果表明,此加筋平盖封头满足强度要求,与普通平盖封头相比,减小了平盖的厚度,降低了结构总重量,对平盖封头的结构改进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向祖权  彭敏  茅云生 《船舶工程》2015,37(11):49-53
针对球扁钢肋骨三角形加热矫正纵向弯曲变形,利用ANSYS软件和APDL语言编写仿真程序,实现了热-结构耦合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和结构场的求解结果。对于不同的加热速度与气流输入量,计算了肋骨表面最高温度和高度方向的变形量,利用MATLAB曲面拟合,得到了最高温度和变形量关于加热速度和气流流量的函数。并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满足温度约束下变形量最大的参数组合。研究内容和结果对球扁钢肋骨三角形加热的更深入研究和现场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40 km/h的"快速"大吨位集装箱平车制动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改进这种远景平车制动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采用CFRP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的试验,根据试验构件裂缝分布形态,提出单向破坏和双向破坏两种屈服线模式,应用屈服线理论对单向破坏模式的加固板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体外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加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的受力性能,通过5块开孔平板的加固试验,从破坏形态、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弯曲变形等方面分析构件的加固效果,研究粘贴层数、开孔尺寸和开孔位置等因素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外贴CFRP加固后,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的极限承载力、弯曲变形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海文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桥梁,主桥为独塔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30+230)m,跨断裂带引桥为57~60 m不等跨径的简支钢箱梁。针对项目强震、强风、强腐蚀等复杂建设条件,该桥主梁采用自重轻、抗风性能优、疲劳耐久的STC轻型组合扁平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承台无系梁的横向“人”字形塔、环向预应力锚固系统;通过与沉井方案比选,提出桥塔基础采用超大直径4.3 m的钢管复合桩,以解决强震作用下基础的受力与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施工的难题;采用提出的钢-STC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三维可调节的钢垫石支撑技术方案,以解决跨断裂带钢箱梁日常行车舒适性与强震下桥梁易修复的难题。开展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理论及荷载足尺模型试验、1∶20主桥振动台模型试验、抗风模型风洞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