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刚性悬挂移动式接触网施工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刚性悬挂移动式接触网的结构组成、移动原理、施工技术、施工制点,研究了施工测量、安装计算、导线架设、悬挂调整等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描述了移动式接触网系统在电气化铁道特殊场所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人机工程在移动电站设计中的应用,在移动电站引入人机工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军用电站检测监控系统研制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分析与修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箱梁悬臂端底板出现纵向裂缝的现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对悬臂端底板受力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结果与拆模后的观测情形对比,证明此种监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混凝土箱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响应.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底板裂缝成因,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整个施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考虑混凝土箱梁与外模板之间摩擦作用时箱梁结构的应力、位移值,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最后,采用BICS工法对梁体裂缝进行了修补.  相似文献   
5.
结合在深圳、温州等地区的规划经验 ,总结提炼出在移动通信规划中负荷预测的方法 ,并在城市道路、管网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对城市建设中移动通信产业的管理及规范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装备的装卸作业效率,满足特种方舱的装卸、运输和存储,实现车对车、车对地的装卸作业,设计一种专用超宽型、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根据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技术特点和作业情况,按照功能要求、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合理进行运载底盘选型,从副车架、起重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辅助设施方面进行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对起重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刚强度校核,对自装卸车的稳定性进行校核。通过运行调试和试验,并对起重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动作安全、稳定、可靠性进行考核,各载荷工况和极限作业工况下,均可进行正常装卸作业,各项性能均满足指标要求。此侧装卸车的成功研制,使侧装卸技术得到了创新和改进,有助于扩展思路,提供设计借鉴,拓展侧装车整体自装卸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铰点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卸船机等大型岸边起重机的关键结构,铰点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起重机运行的平稳性.本文着重分析和说明ZPMC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所采用的几种铰点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以10 kV高压发电机组为电源,通过总体结构、降噪设计,构成可以移动的10 kV高压发电站,直接面向市电10 kV配电线路,配备完善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发电车既可单独运行也可与市电并网运行,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中心站用移动接触网时6.5m线间距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目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常规设计模式和集装箱装卸机械,分析了当装卸线采用移动接触网时影响线间距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定了线间距为6.5 m时集装箱装卸机械横向操控最大允许误差并对运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诱发地面波与轨道强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晓燕 《铁道学报》2006,28(3):78-82
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下,当列车达到某种速度时,列车将引起轨道和大地的强烈振动。本文通过建立轨道振动微分方程,得到单轮作用下轨道变形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加原理,研究轨道临界速度与单轮和高速列车诱发轨道强振动的关系,分析了轨道基础弹性模量和轨道抗弯刚度对轨道临界速度及轨道振动的影响。计算表明,轨道基础弹性模量是影响轨道临界速度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轨道基础为软土地基时,轨道临界速度很低,容易被中高速列车超过。当列车速度接近轨道临界速度时,轨道将发生强烈振动。分析还显示当列车速度低于轨道临界速度时,提高轨道抗弯刚度对减小轨道振动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当列车速度接近轨道临界速度时,增加轨道抗弯刚度对减小轨道振动的作用则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