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93篇
综合类   84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主、副连杆是两个独立运动的刚体,它们通过关节销连接起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研究主副连杆机构平面运动规律,导出了主副活塞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主、副连杆不动、摆动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基于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对V型柴油机主副连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新,给出了计算公式,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2.
对一起船舶发电柴油机连杆螺栓断裂导致的机损事故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陆俊 《水运工程》2006,(5):74-78
主要介绍京杭运河淮安市淮安三线船闸土锚施工和试验情况。在软弱土层和复杂土质情况下,利用分散压缩型锚索的结构特点,通过土锚试验、完善设计、改进施工工艺等综合措施,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对以后土锚的应用与发展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平 《中国修船》2005,(5):17-18
文章以红岩6-250ZCD柴油机排烟呈白色为例子,介绍了故障现象及查找原因的过程,并对故障成因进行了剖析,有利于今后此类故障的快速确诊。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减速顶在编组场更好的发挥减速、制动功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减速顶使用和维修不当的影响,开发研制了TDJCS-14型室内油气压力检测仪。TDJCS-14型室内油气压力检测仪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减速顶的自动化维修程度,保证了减速顶的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窜气对柴油机性能的不利影响,通过活塞环密封系统的动力学分析,阐述发动机窜气产生的内在机理,并给出了计算发动机窜气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个桥型方案设计实例 ,简要介绍异型拱桥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活塞销孔型线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柴油机活塞销孔的磨损问题,分别借助有限元方法和EHD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销座结构匹配多种销孔型线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及不同活塞销孔型线对润滑特征评价参数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活塞销孔型线与热变形匹配不合理所引起的润滑状态恶化是导致活塞销孔磨损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销孔型线可使接触应力均匀,润滑状态良好,并有效降低活塞销座磨损风险。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直接离子渗氮环与超声滚压加工-离子渗氮环两类摩擦学试样。利用电子显微镜、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表面改性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超声滚压预处理对316L不锈钢活塞环离子渗氮行为的影响;在润滑油条件下,使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直接渗氮环和超声滚压-渗氮环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相对于直接渗氮环渗氮层的氮含量增加了2.9倍,显微硬度提高了1.1倍,摩擦因数降低了0.04,耐磨性提高了2.8倍。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与硼铸铁氮化气缸套的匹配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梁轴线为竖向曲线的多室箱梁在桥墩处的剪力滞效应,基于比拟杆理论,通过用支座反力等效代替桥墩约束,求得了顶板沿桥轴线的轴力、剪力方程,算出了各加劲肋、腹板处加劲杆的换算面积,然后根据剪切变形协调方程,建立了考虑加劲肋影响的剪力滞微分方程组。将所建方程组的计算结果与采用ANSYS APDL软件建立的板壳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采用所建方程可避免求解2阶微分方程组的困难,易于使用,且能反映局部竖弯梁段的剪力滞效应变化情况,但计算精度随着叠加并积分的剪力流增加而降低;对于靠近计算起始端截面的加劲杆而言,比拟杆法计算应力与模型计算应力差值在10%左右;竖弯梁顶板最大应力处的剪力滞系数为1.4,大于直梁在该处的剪力滞系数1.2,直梁在该处的轴向应力与竖弯梁相比减小了5.9 MPa,可以认为存在竖弯的箱型梁对剪力滞的影响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