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宇  王妍颖 《水运工程》2016,(10):199-202
基于国家“互联网+”及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四个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通过对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智慧交通顶层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交通总体架构建设思路,阐述1+4+NX的总体架构建设内容,明确各应用系统的架构层级及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在北京、西安、西宁等城市智慧交通建设项目中进行实际应用,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发展提供顶层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2.
TSP203plus系统是一种新的隧道地震探测仪.可对隧道掌子面掘进前方进行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便于更准确和有效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利用TSP20aplu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黄织线凤凰山隧道所出现的(溶洞、围岩富水、断层和软弱岩层)4种典型不良地质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opulous Chinese cities have invested heavily in metro systems and planned proactively for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Rail plus property (R+P) programs, where metro corporations engage in, and even orchestrat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or around rail station areas, have been recurrently reported among these cities. However, careful assessment of these programs is still rare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uilt upon multiple R+P programs led by Shenzhen Metro Cooperation and/or Hong Kong Mass Transit Railway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fathoms the rationale for R+P programs in Mainland China, the obstacles for oversea private investors’ participation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profit making and social goods supply. It finds that R+P programs serve as alternative funding sources for expensive metro projects. It decreases municipal governments’ cash flow contribution to those projects, which is mand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addition, local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R+P projects has disadvantaged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those private investors from overseas. Furthermore, public subsidy to local metro corporations is likely to persist as R+P programs have not been designed for economic value maximization; rather, they are in place because (1) they reduce the cash flow burden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2) they are tasked b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to produc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affordable public housing.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及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简要回顾综合交通规划发展的历史沿革,指出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妥善解决。然后,分别从顶层设计、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三个方面阐述对综合交通规划工作进行的深入思考。顶层设计主要涉及规范名称、明确内容和组织主体三大要素;供给侧改革主要包含市域快线、地面公交路权和精细化设计等内容;互联网+则重点阐述了倒逼机制、交通模型和话语权问题。最后,指出国家应明确综合交通规划的法定地位,以充分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同时,大城市应积极探索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发展的反馈互动,加大部门、区域间的协调力度。  相似文献   
5.
分析轨道交通环线形式以及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提出不同环线的适用范围。滨海新区为T型走廊城市,核心区为新区城市集中发展地区,呈现网络化、多片区的结构,城市中心与其他片区是偏中心的扇形放射关系。与城市结构对应,核心区未来客流分布以中心放射为主,同时在中心区边缘有一定环向客流需求,中心环放式轨道网络线既可有效满足于家堡中心放射客流需求,带动外围地区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中心客流压力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决胜期,同时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赶超和跨越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就我国"十三五"期间铁水联运的发展,通过SWOT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从经营、土地政策、投融资、运力支持、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铁水联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借助互联网+技术,切实提高铁水联运信息化水平,整合既有各相关各部门信息系统,大力发展铁水集装箱联运战略。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增长的轨道交通服务群体的新需求,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综合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特征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深度挖掘、多样服务”,提出“互联网+”对轨道交通综合服务的引领升级体现在轨道交通信息采集、挖掘、服务、信息反馈全流程上,是一种闭环融合,构建的“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综合服务框架解释了这种全流程融合的过程;最后,对“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服务于行业监管、服务于运营企业、服务于乘客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电缆故障,有不同的预定位方法.对电压脉冲波在电缆中的传播波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低压脉冲法和高压弧反射法两种电缆故障预定位方法,并给出实际应用方法及案例.  相似文献   
10.
在BIM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念,首次提出BIM+理论进行船闸工程的建设。通过BIM技术与3D打印、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互联网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船闸工程的规划分析、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及运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基于BIM+理论的船闸工程建设新模式。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式简单高效,破解了船闸工程复杂结构建设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