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138篇
公路运输   794篇
综合类   543篇
水路运输   324篇
铁路运输   334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刻画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现象对交通流分配的影响,提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道路网静态交通流分配问题,并构建相关的求解算法,用于描述交通需求在起讫点移动过程中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首先,丰富和完善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静态交通流分配的相关假设,提出次生瓶颈、拥堵干扰与渗透和分段化路段阻抗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来刻画拥堵交通瓶颈、拥堵空间排队等交通现象;其次,建立网络瓶颈识别算法和空间排队回溯算法,基于此构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和溢出的增量分配算法,用于求解交通流分配的结果;最后,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说明型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瓶颈识别、排队回溯和增量分配算法可以识别路网中的瓶颈位置及其拥堵排队区域,并可计算得到各路段上的分段分配流量;与点排队只影响瓶颈路段的运行状况和均一的路段分配结果相比,可有效描述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以及由于拥堵空间排队所导致的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不同于“时间片”的伪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新建算法的分配结果是“全时段”与“整体性”的路网宏观运行状态,包含了拥堵瓶颈的具体位置和空间排队的干扰与渗透情况;一般拥堵点排队模型和基于“时间片”的拥堵空间排队模型难以刻画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以及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故所建立的分配方法是对传统拥堵交通流分配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顾炳  姚晨佼  赵国良  罗升  许可 《船舶工程》2020,42(5):123-129
本文提出了基于深海工作站运搭载的变径缆海底布放回收方式,介绍了变径缆海底布放回收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完成了布放回收装置主要部套件的设计计算以及和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autonomous vehicle (AV)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ut also future patterns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grated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ls will be critical tools in assessing the path forward with this technology. Key questions with respect to land use impacts of AVs arise from potential changes in sensitivity to travel and reduced demand for parking. It i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AVs will induce urban sprawl, or whether spatial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 will mitigate any reductions in travel time sensitivity. The deployment of shared fleets of AVs would likely reduce parking demand, producing yet to be explored impacts on property development within existing urban footprints. We perform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urrently operational models and their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 adoption of AVs. We identif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in such models as a vital component requiring additional development to model this new technology. Existing model application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crete addi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or policy at a fixed point in time, whereas AV adoption will occur incrementally through time. Stated adaptation surveys are recommended as tools to quantify preferences and develop relevant model inputs. It is argued that existing models that assume comparatively static equilibrium have been convenient in the past, but are insufficient to model technology adoption. In contrast, dynamic model frameworks lack sufficient structure to maintain reasonability under large perturbations from base conditions. The ongoing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has allowed models to move away from being mechanistic aggregate tools, towards behaviourally rich depictions of individual persons and firms. However, much work remains to move from projections of existing conditions into the futur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economy as it evolves through time in response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exogenous stresses. Principles from complex and evolutionary systems theory will b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s with the capacity to consider such dynamics.  相似文献   
4.
在组件式技术成熟和空间查询语言规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GIS系统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组件式GIS空间查询分析开发包?S-GIS的Queries包提供了一组API接口可供GIS系统二次开发人员使用。该组件包提供一个轻量级的SQL解释器来对内存中要进行查询的SQL语句进行解释执行。本文介绍了Queries包的特色,并且将它与Oracle10g,ArcGIS等软件的空间查询部分做了一些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由活套形式构成的协高运行控制系统中因产品伸长和收线或放线半径变化对系统偏差调节过程的影响。论述了系统待定参数的合理值,并设计出能适应无法在是取半径收排系统电动机转速环与活套之间的配合电路。  相似文献   
6.
芜湖长江大桥吊索塔架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湖长江大桥无为岸九孔钢梁中有八孔采用吊索塔架辅助全伸臂方法施工。吊索塔架为轴心受压杆件,经吊索传来的力通过塔架中心立柱顶部拉板分配给中心立柱,中心立柱通过其下的支承座支承在钢梁顶的支承垫座上,将力传给钢梁。当塔架作业时,中心立柱将被顶起,塔架的走行结构也将被顶离轨顶。吊索塔架由中心立柱、立柱下支承座、垫座、万能杆件系统、走行结构、吊索和锚箱及下锚箱加长拉板等几部分组成。走行机构有四组,走行轨道设在钢梁上弦杆顶。中心立柱由标准节、顶节、底节、顶部拉板和立柱上支承座五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波流联合作用下开敞式深水码头系泊试验研究成果的分析,阐述了流对系泊船舶的作用性质,波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动态特征,缆绳选择及系缆方式,并对试验方法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对其抗滑机理、受力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与抗滑桩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其在黄泥包滑坡整治中的应用,证明其较抗滑桩具有受力机理明确、结构合理、工程造价低、便于施工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新一代抗滑结构。  相似文献   
9.
纬六路跨铁路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 ,主桥跨径布置为 ( 4 2 + 1 2 0 + 380 + 1 2 0 +42 ) m,采用塔墩固结 ,塔梁分离的结构形式。本文主要介绍该斜拉桥的工程概况、主梁及主塔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光缆施工中大衰耗点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