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灰稳定低液限粉土底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霞  陈渊召 《公路》2007,(3):50-54
结合子洲~靖边高速公路4个合同段低液限粉土的情况,分别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广泛存在的低液限粉土底基层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低液限粉土稳定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取得了基本的研究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当前常用的路面底基层稳定土方案,对该地区的低液限粉土提出了稳定加固方案,并分析了加固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现场测试,结合SEM、XRD、XRF微观分析,研究了石棉尾矿作为高速公路(底)基层材料的路用特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石棉尾矿碎石混合料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是可行的.由于石棉尾矿含有少量碎石棉纤维,吸水率与一般的碎石相比偏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并注意施工防护和环境保护.在缺乏筑路材料的山区,合理利用当地的废矿料,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辉 《交通标准化》2013,(19):49-50
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实例,描述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粉砂土底基层的病害特征,从筑路材料、施工、养生、行车碾压等方面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并从预防措施、局部破损、大面积破损等方面提出了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国道220线改扩建工程为例,针对低塑性砂性土在二灰土底基层使用时混合料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底基层室内不同目标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和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现场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采取了掺加一定比例碎石的措施,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低塑性砂土在底基层中使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回填开山石(渣)形成的港口陆域,经过强夯和振动碾压后作为道路、堆场混凝土铺面的土基,当前一般采用的回弹模量为60 MPa,并在土基上设置200 mm左右的碎石垫层。通过大连港建成的工程实例反算土基回弹模量,认为混凝土铺面下采用土基回弹模量过低,可大幅度提高,且根据规范相关规定可不必设置垫层。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公路路面结构的石灰土底基层和垫层强度形成机理,材料质量及配比要求,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对石灰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托三江口大桥扩大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论述了采用扩大基础的大桥在扩基构造、埋置深度、参数取值和基坑回填等方面的细节,提供了相关经验。结果表明,扩大基础造价相对较低,施工周期较短,且施工风险较低。从经济、施工工期和风险控制角度看,在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大桥采用扩大基础比其他基础形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