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4篇
  免费   285篇
公路运输   1304篇
综合类   1096篇
水路运输   1370篇
铁路运输   917篇
综合运输   1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鹏  岛田英树  马保松  黄胜  周浩 《隧道建设》2022,42(10):1677-1692
首先,对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当前矩形顶管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并结合顶推力预测、注浆减阻、背土效应演化机制和控制对策、顶进过程中的地层响应模式和沉降计算、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对矩形顶管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讨论。其次,根据矩形断面掘进机的结构形式和切削方式,对国内外矩形顶管掘进机的开发现状及其分类进行介绍。最后,归纳当前矩形顶管在装备及工程应用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矩形顶管装备智能化,矩形曲线顶进,长距离、大断面及复合地层等复杂场景下的矩形顶管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岩层中修建TBM隧道时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行为,以某深埋TBM工法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围岩蠕变和管片分块效应的衬砌-围岩复合模型,研究考虑时间效应下管片衬砌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管片衬砌受力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随着围岩蠕变时间的延长,管片衬砌的形变、内力和接缝张开量均呈现两阶段增长,具体表现为前期呈线性增长,后期增加趋缓。洞周围岩应力经历三阶段变化,即先减小后增大直至稳定。围岩蠕变时间为100年时,管片衬砌的内力和形变量均接近极限值。研究结果可为深部高地应力且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的TBM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将围岩压力看作单洞隧道的基本压力与相邻隧道开挖引起的附加压力之和,提出适用于3洞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该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岩柱厚度、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确定八达岭长城站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岩柱厚度的增加,围岩压力不断减小,当岩柱厚度达到某一值时,围岩压力与单洞隧道相同;岩柱厚度、边洞跨度和中洞高度变化影响整体围岩压力,中洞跨度和边洞高度仅影响各自单洞围岩压力;3洞小净距隧道的最优开挖顺序为"先边洞、后中洞",中洞围岩压力大于边洞,应力值最大点为中洞顶部。施工中应注意中洞围岩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柱区域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力式码头基床抛石中传统的重锤夯实及爆破夯实工艺效率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进行振动夯实的试验和研究。通过典型试验确定振夯基床厚度、夯锤转速、单点振夯时间等施工参数,并分析和检验振夯效果,验证了抛石基床振夯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夯实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遗传算法在船舶动力机械混合隔振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混合隔振问题的实质就是综合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联合优化设计.运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分析了应用混合隔振技术的双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采用遗传算法对混合隔振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作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7.
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应力响应及其激励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凯  吕振华 《汽车工程》1996,18(3):163-167
本文利用文献(5)建立的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离合器壳的动应力响应,并考察了动应力关于不平衡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对计算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火箭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新技术后的火箭炮可以实现特定终点效应的观点,并以近似直线终点效应为基本模型;分析了相邻两发弹杀伤区域的重叠条件,进而引入并推导了有效重叠长度的计算公式,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对基本模型的有效重叠长度的概率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火箭炮形成特定的终点效应是可能实现的,算例在零系统误差、7mrad系统误差时形成的近似直线终点效应的概率分别为87.1%和10.3%。因此,提高密集度、系统误差、有效杀伤半径等因素的综合指标,是提高火箭炮特定终点效应概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船中比较典型的静不定隔振系统,建立了柔性基础上安装4个隔振器的隔振系统物理模型。对隔振器采用杆梁模型建模,隔振上层设备采用刚体模型,导出了静不定隔振系统的动力控制方程。使用振动功率流方法对隔振系统进行了功率流分析,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杆梁模型隔振器对上下两端的功率流的减少有明显效果,隔振器的内部共振特性对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海上单桩风力发电平台简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欧洲已经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独立桩双段结构,桩基础采用带有过渡段的单桩。塔架上的风力发电机采用丹麦Vestas公司的V80风力发电机。参考DNV-OS-J101和API-RP-2A中的工作应力设计法,进行结构静力、桩基础的承载力,涡激振动、疲劳寿命,结构动力学等分析。静力分析分析极端环境下的组合工况;桩基础主要计算桩的轴向承载力和校核水平承载力,并采用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涡激振动分析主要考虑不同风速下塔架的升力以及引起的横向振动;疲劳分析根据涡激振动分析的结果利用S-N曲线对基础寿命进行了评估;动力学分析求出了结构的固有频率,并进行了波浪力作用下的瞬态历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