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paper uses a case study of a UK inter-urban roa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xtending the system boundary of road pave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to include increased traffic emissions due to delays during maintenance. Some previ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his but have been limited to hypothetical scenarios or simplified traffic modelling, with no validation or sensitivity analysis. In this study, micro-simulation modelling of traffic was used to estimate emissions caused by delays at road works, for several traffic management options. The emission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created by the maintenance operation, estimated using an LCA model. In this case study, the extra traffic emissions caused by delays at road works are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to those from the maintenance process, except for hydrocarbon emissions. However, they are generally close to, or above, the materiality threshold recommended in PAS2050 for estimating carbon footprints, and reach 5–10% when traffic flow levels are increased (hypothetically) or when traffic management is imposed outside times of lowest traffic flow. It is recommended, therefore, that emissions due to traffic disruption at road works should be included within the system boundary of road pavement LCA and carbon footprint studie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veloping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 of road pavement maintenance products and services.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保护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改扩建工程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环境保护的具体应用,对某高速公路改扩建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出四大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鉴城市道路的抗剪验算方法和步骤,提出了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验算方法,并采用沥青路面应力计算BISAR程序与三轴试验进行实例分析,验算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落成洲整治建筑物头部潜堤根部及LL3~LL5号丁坝根部的现有植被,在标准网箱结构的基础上,研发出异形网箱结构来替代抛石筑堤。异形网箱生态堤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完整保护了落成洲的原有生态环境,可为航道整治生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PFI融资模式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出发,运用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对PFI项目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据PFI项目风险的分担原则和机制,提出了应对我国PFI项目风险的管理策略及相关措施,以期对推进我国PFI项目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部最近修订的《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介绍了修订的背景、思路,对修订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新办法中极力推行的新的评标方法——合理低价法。  相似文献   
7.
钢筋腐蚀是造成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保护层是保证钢筋延迟开始腐蚀的重要屏障。认识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对提高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挤密砂桩这一新型软基加固工法,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总结现场挤密砂桩载荷板试验的相关成果,介绍了海上挤密砂桩应用在不同构筑物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布置方案。分析目前国内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能力,归纳总结了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效率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为此工法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但在考古打捞中的应用还很少.结合某考古打捞工程,分析考古打捞的技术特点,阐述控制系统、使用设备、设备安装调试、作业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全面介绍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技术在考古打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南方某海港工程港池航道工程设计中引入BIM正向设计,利用CIVIL 3D建立了地形曲面和地质曲面模型,建立采样线,对地形曲面、设计曲面、地质曲面进行采样;用断面法进行疏浚工程量计算,用程序自带网格施工图及其他软件等多种方法进行校核以验证计算准确性;通过材质定义,计算不同土类疏浚量并在断面图中表示;在设计完成后,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