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9篇
  免费   415篇
公路运输   7529篇
综合类   5008篇
水路运输   2454篇
铁路运输   2917篇
综合运输   59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998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1155篇
  2008年   1138篇
  2007年   1044篇
  2006年   1005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832篇
  2003年   922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期振动对土石坝地震变形影响显著。通过开展不同先期动应力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弹性轴应变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其塑性轴应变;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残余变形在先期振动影响下显著减小,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8.1%和42.0%;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0.9%和71.6%。先期动应力幅值越大,再次经历动应力时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产生的残余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提高越明显。最大残余变形的降低幅度与固结比、围压及高聚物含量无关。随后修正了沈珠江动残余变形模型,修正后的残余变形模型可以反映高聚物对堆石料残余剪应变和残余体应变的影响。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高聚物质量比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27.7%和61.2%;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68.8%和79.3%。  相似文献   
3.
结构的自振特性关系到结构的健康安全,预应力系统作用到结构上会影响结构的自振频率.为考察体外预应力索系统对简支钢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基于预应力系统作用机理并采用能量法建立了单折线布索型预应力钢梁的动力方程,求解此方程得到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用此公式对一典型单折线索钢梁的一阶频率进行了计算,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可用于工程设计.在此基础上,还得到了索预拉力、偏心距和截面积对梁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为调节单折线布索型预应力钢梁的自振频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参数特征复杂度高的铁路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结合前向序列选择(SFS)算法的铁路产品检验检测数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以辅助基于经验的识别方法。创新使用RF-SFS算法,将其应用于铁路隧道防水板检验检测数据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根据多年铁路隧道防水板检测数据,建立RF模型,获得了影响铁路隧道防水板检测结果的特征关键性评分序列。随后,结合SFS方法得出关键性评分序列的阈值,将排名前6位的影响因素识别为关键特征,模型的预测能力达到99.98%。为验证关键特征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3种模型在使用不同特征子集时的预测能力。当仅选用关键特征时,3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均达到最佳,加入冗余特征后模型的预测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预制T形桥梁在高速公路中应用广泛,但预制桥梁由于标准化要求,单个项目采用标准跨径的类型有限,跨径组合在布置时常常造成浪费或者略有不足,灵活性不高,尤其在山岭重丘区情况下问题突显。结合规范变化等研究钢束布置情况,通过大量计算分析,优化钢束配置,增加常见跨径预制T形桥梁通用图的适用性,达到跨径布置合理、满足标准化要求、优良的经济性目的。  相似文献   
7.
8.
9.
王学军  李亚雷  汪晶  于振刚 《公路》2022,(5):132-13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基础性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随着重型车辆出现及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对公路桥梁等结构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以某跨海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为工程背景,在交通量的增大,重型、超重型车辆的增多及施工期间支架发生下沉的情况下进行加固,对该类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短束交叉锚固,使得施工更加方便,体外预应力束可根据各跨的病害情况可实现复张、可调节、可更换及可测量的新技术,且在实际工程中已验证加固效果良好;多单束小股分散锚固可降低应力集中,防止转向块及锚固块由于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开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