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篇
  免费   107篇
公路运输   937篇
综合类   542篇
水路运输   277篇
铁路运输   416篇
综合运输   7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准确识别高速公路匝道对主线车流的影响等级和范围,本文提出基于速度波动特性的高速公路匝道影响量化方法。通过建立改进加权速度排列熵指标以量化各服务水平下匝道对高速公路主线车流的影响,对建立的指标进行谱聚类分析来确定匝道的影响阈值。应用京昆高速及二广高速的99个平行式合流匝道和直接式分流匝道多点主线线圈检测器数据的分析结果表 明,所提出方法可识别高速公路主线车流受匝道的影响程度。合流匝道对主线最外侧车道的影响比次外侧车道高4%~69%;A~C级服务水平下,分流匝道对上游主线最外侧车道影响程度比次 外侧车道高6%~29%,D~F级服务水平下,最外侧车道受影响程度比次外侧车道低10%~13%。合流匝道的影响范围是合流点上游350m至下游550m;其中上游160m至下游100m和下游180~ 270m为核心影响范围。分流匝道影响范围为分流点至主线上游850m,其中750~850m、450~ 600m、100~300m为核心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匝道交通设计、管控策略和提升仿真可靠性提供依据,可有效降低设置匝道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西铁道》2021,(1):1-2
各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在《铁道运营技术》、《广西铁道》刊发的参评论文共181篇。经评审评定,2020年度优秀论文4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3篇。评选结果现予公布,并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及奖金,以资鼓励。希望广西铁道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继续紧密围绕运输经营、安全生产、铁路建设、大局稳定等工作,深入调研,辛勤笔耕,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价值更大的新做法、新经验和新成果,努力在推动南宁局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进步再创新成绩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环线北段部分高架分为“二段、三个立交、六条高架匝道”。其中,“二段”为汶水路高架西段(共和新路立交—沪嘉高速)和汶水路高架东段(大柏树立交—共和新路立交)。“三个立交”为大柏树立交、共和新路立交和沪嘉立交。“六条高架匝道”分别为曲阳路到逸仙路高架上匝道  相似文献   
4.
机车柴油机燃烧分析仪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机车柴油机燃烧系统分析仪研制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功能和特点、示功图测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试验分析,对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引发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柴油机在新造或大修、中修调整试验时某些调整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承板梁横向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蓉  高岩 《中国铁路》1997,(10):23-25,45
以沈山线客、贷列车提速试验和滦河大桥线-桥动载试验结果为依据,从车、桥两方面综合分析了上承板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南海岛上人员发病调查与防治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