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骄阳似火的盛夏,世界还沉浸在“呜呜祖拉”的足球激情中,我们驾驶着标致的308SW,驶向广袤的华北平原,带着一份浪漫怀旧情怀,寻找中华文明之光曾经的斑驳痕迹。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体系中,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思维观念的转换,社会形态的变更。但是,在数千年悠悠中华文明史上,华夏子孙的信仰一一"龙"的地位始终无可动摇,受到世代炎黄子孙的顶礼膜拜。相应地,炎黄子孙被称作了"龙的传人",而中华文明项下纷繁的"衍生物"也多多少少地被贴上了"龙"的标签。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由无数"龙的传人"苦心孤诣缔造而成的中国摩托车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因此,  相似文献   
3.
本站旅程开始于9月24日。27辆奥迪Q5在深秋明媚的早晨,由北京东北三环编队出发,一路向南。在历时4天、全程近700公里的旅程中,奥迪车队重访历代先王封禅之所、问鼎东岳泰山之巅,其同感受了中华文明最为厚重、庄严的尊贵气度。东岳泰山之旅以“尊贵”为主题,途经拥有丰富历史积淀的白洋淀风景区、屹立千年的景州古塔、儒学圣地曲阜三孔并最终问鼎“五岳之尊”之称的东岳泰山。  相似文献   
4.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大的洲际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航海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船舶制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由208艘帆船和27800人组成的中国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航海,经我国南海,沿印支半岛到南洋诸国,再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沿岸以及非洲东海岸,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辉煌奇迹.  相似文献   
5.
月亮魂     
王英 《机电兵船档案》2008,(1):55-56,F0003
自从盘古开天地,华夏民族便有了对太阳的崇拜、对月亮的遐想,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月亮文化.她植根于中华大地,以历史人文为背景,以丰富美化生活为要旨,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视野,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她沟通着远古和现代,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历史和自然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陈鹏 《中国海事》2010,(10):20-23
<正>五千年中华文明记载中的"船夫"、"船家",当今称为"船员"。我国拥有近160万船员,在世界各航运国家中,绝对是个大数。尽管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她仅仅是一个小部分,在各类职业的从业人员总量中,也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但是,船员职业的特殊性,船员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的特殊性,在当今社会逐步显得更为突出、更加重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我国东海、南海  相似文献   
7.
早在中华文明发端之时,轩辕黄帝就开始"造车作舟",从此,中华车轮文明拉开了其庄严的帷幕,以至在以后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里,"道通路畅"、"阡陌交通"、"四通八达".至南北朝时期,沙场上已开始出现战车纵横驰骋、冲锋陷阵的壮观景象.如果将战车前面的战马换成车轮,再配上机械动能,三轮摩托车的雏形也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黄强 《中国水运》2007,(8):14-15
长江不仅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更是一条蕴涵丰厚历史与文化积淀的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各种文化通过长江航运相互激荡交流,使长江航运文化得以广纳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丰富而独具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充分认识长江航运文化资源,并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开发和利用,对于深化行业文化建设,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源远流长,汇纳百川,奔流到海,生生不息。 滚滚江水,孕育中华文明,滔滔波浪,述说人间万千。 一路东去的长江行至宜宾,摆脱了金沙江的羁绊,突然变得宽厚、仁和,形成2800多公里的"黄金水道",成为拉动沿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命脉。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历史的珍藏,是历史的证明,是中华文明文化的传承,是技术创新的力量和源泉。从事档案工作久了,自然就会对档案涵盖的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产生浓厚的情意,同时也深知未来是可希冀的更加美好的。对于档案工作更视为重中之重,珍之又珍,且更愿意脚踏实地、积极负责地将自己分管所管档案工作管好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