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对“紧迫局面”解释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紧迫局面”是两船避让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也是生活费员应该尽力避免发生的一种局面,规则对此没有下定义,也未作明确的解释,致使航海界对它的认识长期得不到统一,本文在评析国内外关于紧迫局面的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定性和定量的概念,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与临坡地基破坏模式中各几何参数的关系,借助非线性规划算法给出了临坡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多个既有算例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既有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所求得的破坏模式符合实际,这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较广泛的适...  相似文献   
3.
通过钻孔取样和静力触探试验得到第一手资料,对土体性质的空间分布的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进行检验,并用不同方法求得岩土参数的相关距离,从而可建立岩土参数随机场模型。模型的建立完成了岩土参数由“点特性”到“空间平均特性”的过渡,大大减少了工程地质勘探工作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发动机排气系统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复杂热振动疲劳性能评估,文章通过对输入数据的测量和模型的简化、对标,建立等效仿真模型.采用时域的结果对排气系统热端评估热振动疲劳,研究了温度、制造公差对疲劳结果的影响范围,量化了安全系数指标范围.在焊缝疲劳方面,建立实体焊缝模型,规范焊缝建模参数,以主S-N曲线法为核心算法进行新的...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民航带来很大冲击,而冲击的大小随着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高铁与民航运输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的临界距离。基于旅客出行成本,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高铁与民航运输之间竞争的临界距离。这对于协调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促进高铁与民航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铁隧道穿越城市立交桥下时,不可避免地引起周围土体发生位移,从而使临近桥桩基础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为维护桥梁上部结构安全,必须预先估计隧道施工对桥桩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的简化二阶段分析法讨论这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应当采用隧道变形非均匀收缩模型;通过工程类比,采用实际量测数据推导地层损失比及间隙参数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提出桥桩与隧道临界距离的概念,并指出判断桩隧临界距离对于保护桥梁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此推荐的方法,可以确定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桩隧临界距离。经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得知,计算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只基于线弹性理论基础的新型断裂准则——临界距离理论,对3种强度、槽口深度、槽根部半径共27种组合下的U型槽口梁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实验。通过公式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得出及校核临界距离理论参数,并据此推导出一种预测槽口梁试件最大荷载的新公式。分析发现,对于不同槽口特征下试件的最大荷载,新公式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且临界距离理论参数L值随砂浆强度的增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RD(rib-deck)节点的疲劳性能,通过模拟车轮荷载对RD节点实施中心加载,得到了相应热点应力幅下的节点疲劳寿命。采用ABAQUS建立了钢桥面板RD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有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热点应力法和临界距离理论对RD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精度网格下采用两点外推法和三点外推法得到的热点应力结果比较接近,而采用临界距离理论的点法得到的特征应力则小于线法得到的特征应力;采用国际焊接协会(IIW)推荐的FAT 90曲线得到的评估结果过于保守,而FAT 125曲线的预测结果相对接近试验值。临界距离理论相比热点应力法能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其中点法和线法得到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分别相差17%、32%;总体而言,热点应力法和临界距离理论均能得到相对保守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两种方法用于钢桥面板典型焊接节点的疲劳性能评估是可行且偏于安全的,但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且实际应用中也较为便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