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强震区板桩码头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问题,进行了抗震连接构件的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2D进行动力时程计算,对比分析钢拉杆、钢筋混凝土横撑等不同连接构件的适用性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锁扣式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横撑能经济、有效地限制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可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过去,大客车前后围造型是由造型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底架和使用要求,参照其它车型外观,再凭直觉画出效果图,确定各部分尺寸。这样容易受个人审美观的影响,难以设计出精美耐看,大众的客车外形。  相似文献   
3.
分析信息时代传统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缺陷,提出在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不断推动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应该选择前后端组织结构设计新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朋  郭海燕  李效民  张永波 《船舶力学》2015,(10):1227-1234
文章进行了干涉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分为立管前后排列和并肩排列两部分。立管间距为3~10倍直径,模型材料采用有机玻璃,长1.5 m,外径18 mm,壁厚2 mm,边界条件均为铰接,外流速分别从0.3~0.8 m/s,每级增加0.1 m/s。通过在立管表面粘贴应变计获得动态应变数据,分别从立管的横向动态响应、振幅、频率等方面对前后排列、并肩排列立管以及和单独立管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有外流通过时,立管会受到其他立管尾流的影响,漩涡脱落引起的振动由于间距及排列方式的不同而显著不同,使得立管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以及漩涡的脱落形式同单个立管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杨建军  彭松 《家用汽车》2014,(12):126-135
29年前,宝马第一款采用全驱驱动的3系车型投放到市场,它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宝马后驱的认知,自此开启了宝马的全轮驱动历史。11年前,xDrive这个宝马的专属全轮驱动名词诞生,经过几次改进,这一智能全驱系统已经实现了前后桥动力从0%~100%之间的无级调节。  相似文献   
6.
乐在改装车     
我想在2001年打造出6辆车型各异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装摩托车,由于经费问题没能如期完成。但是我打造出的这辆“军旗牌”摩托车,却是我改装过的四辆摩托车中最满意的一辆,如不看发动机的话,那简直就是一辆地地道道的美国哈利巡航车。军旗摩托车给人的是一种大车的感觉,23.5kw的发动机,高昂而骄  相似文献   
7.
《汽车知识》2012,(8):14-15
正本田将在英国发售一款Jazz的高性能限量车型Si。特别说明一下,在中国Jazz其实就是飞度,或者Fit,多数国家都是在用Fiti这个英文名的。特别限量版Jazz Si的特别之处在于基于1.4SE车型进行了性能升级,经过重新的电脑设定后,最高功率输出达到了98马力,在我看来依然孱弱得很。0-100km/h耗时12.8s,胡子都长出来了。外观升级比较明显,全新的运动型前后保险杠、侧裙和16英寸铝合金轮毂,反正看上去还不错。售价就像车漆一样的黑,要14450英镑,相比之下,楼上那款暗黑科技的路虎卫士就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8.
跨界CrossPolo     
大卫 《汽车生活》2010,(Z1):96-97
散发出狂野气息的夹克,是棉纤维材质与叶绿素结构的合成之作。设计师受到CrossPolo车的启发,在色彩上追求与之匹配的效果。她们认为叶绿素是自然界生命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借以表达对环境的细腻关注。CrossPolo除了以舒适而细致的设计映衬出服装的这一特质,印证了时尚轿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中国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及自动驾驶和网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自动驾驶车辆(AV)和常规人驾车辆混行的交通流将在未来长时间存在。建立适用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车辆和常规人驾车辆3种类型车辆的混流跟驰模型,考虑多前后车车头间距、多前车速度差、加速度差、与主体车辆的相对距离等因素,并进行典型场景的数值仿真。刹车和起步过程的3种混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模型在几种典型混行场景下均具有可行性,车辆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更为平缓。不同CAV比例下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车队中CAV比例越高,车队整体恢复至平稳状态的时间越短,波动幅度越小。CAV均质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MHVAD模型相比,该模型不稳定区域减小33.8%,所控制的车队速度波动幅度减小14%。CAV与AV混流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与PATH实验室模型相比,由该模型控制的车队加速度进入相对稳定状态提前5.5 s。该模型可用于不同车辆均质流及3种车辆混行的队列控制,在目前开展混行实车试验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应用该模型进行混行跟驰仿真,从而为混行交通流的道路交通管理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