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达11.5%,创1994年来新高,第2季度更达到11.9%。受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影响,7月份全国港口生产继续高位运行,港口主要生产指标运行良好,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水运管理》2007,29(5):40-40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2005年增长13.5%,增速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民经济总产值(GDP)超过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在如此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也是红红火火,又是大丰收的一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720万辆,再上新台阶,同比增长率均在25%以上。乘用车产销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率均超过30%以上,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超过380万辆,同比增长率超过35%以上。  相似文献   
4.
汽车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即R值),与轿车市场需求的变化,呈明显的对应关系,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日本1965~1973年、韩国1986~1997年,先后达到这个临界点后完成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普及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印度船公司利润可观,印度船厂有造船选择权,令人振奋的液化天然气(LNG)工程正在建造中,印度船东对船舶繁忙投资。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是典型的继中国之后全球需求上升的最大源泉。印度航运最大的两部分是油轮和于散货船,与此类运力需求息息相关的是GDP,但不仅如此,特别是于散货,还与工业生产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6.
晓闻 《经济导报》2007,(42):4-4
中国现在有近一亿的股民,70%的股票掌握在他们手中。设于上海和深圳的股市得已跃居全球第四位.总市值已经超过30万亿元,大约折合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国家年GDP的1.5倍。中国城市居民则有80%以上的家庭拥有私有住房,而农村住房几乎都是私有的(当然绝大多数住房质量很低)。虽然城市居民不断地抱怨物价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增长赛局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超过美同的主要盟友日本,居世界第二。早在2003年,高盛公司就预测中国GDP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08年它把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到2028年。《经济学人》信息部则预测中国在2018年可以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8.
关于这些年我们这儿的经济奇迹论证者已然很多,而且从方方面面论证过、不厌其烦地论证过,弄得“奇迹”这个词都已经显得相当平凡了,奇迹太多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产业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经济、金融与贸易流动一度双向中断,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贸易下行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有效控制疫情和出台系列稳外贸措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并实现逆势全年正增长,GDP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985—2013年重庆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GDP数据,建立交通运输需求与经济之间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需求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对GDP的贡献率较小;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在逐渐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重庆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