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氟对小鼠磨牙牙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氟环境对小鼠磨牙牙胚发育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急性氟中毒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高氟环境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的蕾状期、帽状期、钟状形态发生期、分化期、分泌期、成熟期成釉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同时观察正常对照小鼠的牙胚发育情况.结果 对照组磨牙发育为钟状期时,实验组仍处于帽状期.实验组钟状分化、分泌期成釉细胞细胞变矮,部分细胞极性消失,细胞排列紊乱.结论 过量氟的摄入可使磨牙发育明显延迟.过量氟对钟状分化、分泌期成釉细胞的细胞形态有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在小鼠切牙和磨牙牙胚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整合素β1在小鼠切牙发育的分泌前期、分泌期、转换期、成熟期以及磨牙胚发育的蕾状期、帽状期、钟状形态发生期、分化期、分泌期、成熟期的表达.结果 整合素β1在小鼠切牙发育的分泌前期、分泌期、转换期、成熟期成釉细胞表达阳性.中间层、星网层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中国北方青少年第二磨牙矿化进程与年龄的线性关系推断个体年龄,并验证其在推断个体年龄是否满14周岁的准确性。方法选取862例年龄介于8~18岁的中国北方青少年的口腔曲面断层片(OPG),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编号、性别、出生日期、OPG拍摄日期,按照国内外应用广泛的Demirjian法评估右侧下颌第二磨牙矿化阶段。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实验组数据并得出符合中国北方青少年发育规律的年龄推断公式,并通过配对卡方检验,利用验证组数据评价构建的年龄推断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法得出的年龄推断公式为:Age=-17.153-0.668g+2.646S。其中g为性别,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S代表右侧下颌第二磨牙的矿化程度。将数据带入方程,如果得出的年龄值<1,则推断个体年龄小于14岁;若得出的年龄值≥1,则推断个体年龄大于或等于14岁。通过对验证组数据采用配对卡方检验评价推断年龄和实际年龄的一致性,得出该公式应用于男性的准确率为92.7%,女性的准确率为88.9%。结论基于下颌第二磨牙的矿化程度建立的年龄推断公式在判断个体年龄是否满14周岁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但仍需要与其他年龄推断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5.
国人切牙孔和切牙管的观察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西安地区收集的140例(男女各70例)成人颅骨切牙孔和切牙管的形态、径线以及切矛孔与周围有关结构的距离。其主要结果如后:①切牙孔近似圆形者占57.20%;椭圆形占40.10%;不规则形占2.70%。②切牙孔的矢径平均值为5.99±0.14毫米;横径平均值为5.05±0.09毫米。③切牙孔与周围有关结构的距离:前距平均值为5.14±0.18毫米;左侧距平均值为10.82±0.14亳米;右侧距平均值为10.91±0.13毫米。④切牙管之方向几乎全为直的。其长度平均值为12.17±0.28毫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饮用不同剂量氟水后发生中、重度氟斑牙的下颌切牙超微结构。方法给SD雄性大鼠分别自由饮用0、25、50、100mg/L的含氟水,于不同的时间点用数码相机对大鼠下颌切牙进行唇侧正位照相,将中、重度氟斑牙的左、右侧下颌切牙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正常鼠切牙的釉质是一层由成釉细胞形成的棕色色素薄层,呈橘黄色、棕黄色;中度氟斑牙表面呈现不同程度棕、白色相间的水平状条纹,透光度降低;重度氟斑牙牙面出现白垩色外观,不透明。扫描电镜显示正常大鼠下颌切牙牙面平整、致密,仅在颈部有小的点窝;中、重度氟斑牙牙面粗糙,点窝在牙冠和牙颈部都明显存在,颈部甚至出现堆积的无釉柱状突起。透射电镜显示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成釉细胞呈现一系列细胞凋亡的迹象。结论不同程度的氟斑牙分泌期成釉细胞呈现一系列细胞凋亡迹象,且氟斑牙越严重,细胞凋亡的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离体后磨牙模拟牙髓治疗后,二种洞型进行折裂负荷测试。取离体完整后磨牙分成3组,每组32颗,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制备成邻He洞型和邻颊洞型,模拟牙髓治疗扣进行银汞充填术,然后在10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进行折裂负荷测试。结果其抗折力分别为:完整牙4324.17N,邻颊洞型3103.57N,邻He洞型1873.33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加固定修复基牙强度、较少磨除基牙组织的洞型设计。方法 收集完整的离体上下颌第一、二磨牙 1 80颗 ,分为 9组 ,每组 2 0颗。Ⅰ组为对照组 (完整牙 ) ,Ⅱ~Ⅸ组分别制备具有临床代表意义的洞型。常规充填后 ,分别进行抗折负荷测试。结果 抗折负荷邻颈洞型较邻颈牙合浅洞型大 2 4 2 % ,邻颈、牙合洞型较邻颈牙合深洞型大 5 0 8% ,邻面洞型较邻牙合浅洞型大 9 8% ,邻、牙合洞型较邻牙合深洞型大 2 1 % ,邻牙合深洞型较邻颈牙合深洞型大 2 4 9%。结论 对基牙邻面龋坏 ,特别是邻面颈部龋坏 ,争取就自然洞型完成充填 ,能显著增加其抗折强度 ;必须经牙合面行根管治疗时 ,邻牙合面分开洞型 ,能明显增加抗折负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