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怀 《驾驶园》2011,(5):7-7
自5月1日起.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要正式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5,(2):70
<正>关于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的法律规定: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记6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1—3个月;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3—6个月,拘留15天以下;酒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拘留15天以下;一年内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夏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开展涉牌涉证专项治理活动中,针对一些汽车直营店在销售机动车辆时,为顾客提供非正规渠道取得的虚假临时号牌,造成大量放置虚假临时号牌的机动车违法上路,给交管机关的监管带来不便的情况下,从3月1日起开展临时号牌专项治理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该队采取路面查缉和申领监管并重的办法,要求各中队民警在路面执勤执法过程中,对放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并对不同程度的酒后驾驶处以罚款、扣押驾驶证、拘留、吊销驾驶证不同程度的处罚。2011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了修改,开始对醉酒驾驶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当前,抢劫已经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最主要的犯罪类型.对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能否成立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这一问题,司法解释和理论研究都存在争议.从刑法规范角度分析,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可以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不过应当根据宽缓刑事政策的指导在定罪范围或处理措施上区别对待,综合运用出罪化机制和非监禁性措施处理这一情形.  相似文献   
6.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成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部队作为担任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同时,也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全面建设任务日趋繁重的今天,车辆动用比较频繁,出现车辆  相似文献   
7.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一部成效较大的法律,毫无疑问,在遏制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在商标侵权问题上纠纷不断。本文针对同仁堂科技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中的焦点问题,即商业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行为及民事责任的承担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国家在追究水上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方面上,存在实际追究偏少、定罪存在混乱与处罚失衡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认识上的不足、立法设定不当、概念界定不清、处理目的存在偏差、缺乏具体的定罪和处罚标准等。在当前水上交通安全的严峻形势下,需要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采取加强认识、完善立法、制定具体的定罪和处罚标准、强化管理监督等强有力的措施,严格和强化水上交通事故刑事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9.
《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员,必须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和操作这一规定呢?这成为海事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否则,将会直接损害海事管理机构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和操作这一规定呢?这成了海事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现就如何认定违反《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以及如何依法将所办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