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53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任诗发 《商用汽车》2021,(5):122-124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4月大型客车销售0.4万辆,同比下降2.4%,中型客车销售0.3万辆,同比下降8.8%;2021年1-4月大型客车累计销售1.2万辆,同比增长9.1%,中型客车累计销售1.1万辆,同比增长10%。本文根据数据简析2021年前4月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3.
顺势而为求生存逆势而为谋发展2011年是广船国际"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发展面临更大挑战、需要新突破的一年。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仍极其复杂,欧美债务危机越演越烈,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航运业二次探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985—2013年重庆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GDP数据,建立交通运输需求与经济之间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需求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对GDP的贡献率较小;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在逐渐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重庆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及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然而客流增长速度并不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步.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增长的滞后性,利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996-2010年客流与建设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长度以及连接度存在协整关系;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客流增长对于网络长度具有显著滞后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客流滞后性减弱;2011年上海城市轨道客流预测误差为9.3%.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根据各运输方式的系统构成,分别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反映各运输方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1995~2005年各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并建立了综合发展水平的隶属度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协调状态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运输方式之间的平均静态协调度为0.297 8,说明目前中国各运输方式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彼此之间的发展并不协调。为改变这种不协调发展状态,提出运输方式之间相互促进与相互配合的发展理念,完善运输政策体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运输枢纽。  相似文献   
7.
周毅  李文慧 《商用汽车》2014,(13):113-118
注册数据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型数据源,并在客车企业中得到迅速运用。在客车市场,企业销售数据习惯被视作商业机密,这点与开放式的乘用车市场销售数据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箔条干扰云团的作战效能问题,从信息衰减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雷达最大作用距离的衰减模型和基于发现概率的效费比模型,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箔条走廊密度对雷达最大作用距离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箔条走廊干扰取得最佳效费比的方法,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箔条走廊密度和抛撒箔条数量,可以取得最佳的效费比,对箔条的实际应用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网络与区域发展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目标分解分别建立公路网络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义综合评价函数、协调度、协调变化趋势指数等协调发展动态评价模型,并对协调程度的综合判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姜效  孙美松 《中国电动车》2006,38(12):311-312
针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通过对1985-2004年的年度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长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出口的上升会引起外商投资的显著上升;而在短期由于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小,可以认为其不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所以在短期只有人民币的贬值可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其他因素的变化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