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Ag-Cu/Ti 双金属膜结合强度及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划痕法测试了Ag-Cu/Ti基体双层膜体系的结合强度;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Ag-Cu/Ti双层膜中Ag-Cu合金薄膜的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结合强度分别随膜厚度、划痕速度和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应力随膜厚的增大而增大,且为拉应力。  相似文献   
2.
用单边缺口三点弯曲法和双悬臂梁法分别测试了Ag-Cu/Ti纳米双层膜及Ti单层膜复合体系的界面断裂韧性KIC及界面断裂能GIC.结果表明,KIC对界面缺陷较为敏感,且用这两种方法测试的GIC在数值上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出水水质,降低MBR能耗,开发具有相同体积的双层膜支架A/A/O-MBR及单层膜支架A/A/O-M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相同曝气量工况下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双层MBR的污染速率远低于单层MBR,其运行周期可延长一倍,运行费用降低。主要原因为双层MBR系统内具有更高的上升流速及传氧系数。另外,双层MBR系统对COD、NH_3-N、TN的去除能力高于单层MBR系统,但其对TP的去除能力较低。微生物分析表明两套反应器内的微生物优势种群类似,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但群落分布比例不同,Proteobacteria细菌在单层MBR内微生物中所占比例更大,Bacteroidetes细菌在双层MBR内微生物中所占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4.
对Ag-Cu/Ti双层膜的摩擦磨损特性,显微硬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当膜最在0.224-0.576μm时,磨损率分别随膜厚,载荷,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摩擦系数分别随膜厚,载荷的增大而减小,显微硬度随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磨损的形式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有轻微的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