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GSM-R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以及高速铁路信息化日益增强的数据需求,智能手机将逐步成为用户需求的新趋势。对基于Android平台的GSM-R双模智能手机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GSM-R智能手机终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比亚迪秦的双擎双模让驾驶者在路上有了更多样的选择、更强大的动力、.更环保的方式、更省钱的形式。秦的出现,带给人们更丰富的驾驶乐趣与体验。对于混动车,人们更多会想到诸如普锐斯或雷克萨斯CT200h等车型,但它们只是在低速状态下使用发电机进行辅助的混动车型,不能单纯利用发电机维持车体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泥水盾构在砂卵石地层施工遇见的卡刀盘、堵管、滞排、异常磨损等诸多难题,分析导致泥水盾构在砂卵石地层施工困难的因素,依托成都西环线紫瑞隧道工程展开分析,预判工程重难点,并对盾构进行针对性设计;基于高标准压力及地表沉降隆起控制要求,在砂卵石地层施工中,提出气垫泥水盾构搭载螺机技术方案,且在隧道工程中应用“螺机出渣+闭式管道输渣” 技术;刀盘开挖的卵石被螺机及时输送至仓外,并通过泥浆泵及闭式管道输送至洞外,推进平稳,出渣顺畅,避免了卵石堆积引发的施工风险。工程应用证明,双模盾构相对常规气垫泥水盾构具有更强的适应砂卵石地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包宁  赵迪 《车时代》2009,(4):42-43
“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像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一样多,中国一定是纯电动汽车的天下。”对于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王传福和他执掌的比亚迪深信不疑,的确,作为中国第一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无论就其绿色环保、节约能源来看,还是从其技术含量,未来前景来看,都足以令人兴奋,然而现实问题是,就目前来看,中国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建设,政府扶持以及标准制定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5,(1):78
<正>日前,佛莞城际轨道交通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FGZH-3标)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即将开工建设。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直径最大的铁路盾构隧道,是国内水头最高的水下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次在大直径盾构领域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掘进施工,而已经通车的广深港狮子洋隧道采用了盾构法"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技术施工。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的校验台可对内燃机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表进行了单独校验和成套校验。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非线性Bang-Bang控制和线性PID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方式及特殊的降温和均温措施,其升降温速度,恒温度精度,温槽内液体温度的均匀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以往的校验台。  相似文献   
7.
这可是震惊世界的大事,其它Hybrid还有得混吗?  相似文献   
8.
三大集团联手出击 提起油电混合动力,日系品牌走在了业界之先,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油电混合动力的潜力还远未发挥。2006年4月,全球三大汽车集团通用、戴克和宝马宣布将联手开发业内最先进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与日系对手做法不同。欧美三大集团决定从一开始就将该系统定位于高端大尺寸车型。  相似文献   
9.
双模量理论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柔性路面设计中采用抗压模量作为结构层模量的弊端,提出了双模量理论,并推导出双模量理论的基本公式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铁路平交道口历来是铁路伤亡的多发地段,随着列车提速工作的不断推进,车流密度不断加大,道口将越来越繁忙。近年来虽然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的工作在逐步展开,但由于其周期长、投资大,而且受相关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大量的平交道口仍继续存在,且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导致道口堵塞或不能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