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C题中某古塔4年的观测数据,给出了确定古塔各层中心位置的通用方法,建立了最优化模型,用Lingo软件求得4次测量的古塔的各层中心坐标。以斜率、曲率、投影、均方差、拟合等知识为基础,对倾斜度、弯曲度、扭曲度三个指标进行定义,结合使用Excel和Matlab软件对古塔变形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最后根据得到的数据对古塔的变形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对旧路平面线形的拟合方法及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在原始的拟合方法上提出了改进意见。在直线段利用一元线性模型进行拟合,结合Excel求出直线段坐标点的线性方程;在进行曲线段的拟合时利用公路测设软件来调配圆曲线的半径及缓和曲线的长度,使其拟合效果达到最佳;对于其拟合后的精度评价采用法线偏差的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沥青路面基层弹性模量。通过构建路表弯沉盆与沥青路面基层参数之间的数据库,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反算基层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由理论弯沉盆作为已知输入参数进行反算时,基层弹性模量的反算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在8%左右;由实测弯沉盆作为已知输入参数进行反算时,计算弯沉盆与标准化实测弯沉盆的拟合均方差RMSE为4.49%。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反算沥青路面基层弹性模量模型,可满足实践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列举了超声脉冲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原理、路径等,根据被测结构物测试面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换能器布置方式,从而使超声脉冲在混凝土内部有效传播,进而判断混凝土的物理特性,现场模型梁存在多个测试面,故采用对测方法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超声波波速及均方差的数值大小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混凝土的密实性及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一个库存环境中,用于未来需求预测的需求信息的延迟对于需求预测的影响.当通过一种补充订货策略控制补货时,这种延迟降低了历史订单信息的波动性,最终减弱了牛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行车舒适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研究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路面状态之定量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研究了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行车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平整度指标与行车舒适性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平整度指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行车舒适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徐东昊  杨柳  曾骥 《船舶工程》2017,39(9):40-43
针对目前船舶极短期运动预报中以真实值与各理论预报算法的均方差最小来确定最优预报算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最优算法被排除的情况,采用波形匹配和仿射变换提出一种改进的精度分析方法,用于船舶极短期运动预报的最优算法确定。该方法首先识别预报信号的周期和波数等关键波形参数,通过仿射变换为一个与真实信号同周期同相位的新信号,进而计算船舶运动时间序列间真实值与新信号的均方差,从而确定船舶极短期运动预报的最优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合理地确定船舶极短期运动预报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实践经验,研究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管控措施,从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平整度检查以及相关细节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提升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管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云港30万t级航道、湛江港东海岛港区航道等回淤较小、土质较硬的航道疏浚工程的水深数据分析,发现耙吸船、拖轮耙平器施工区域的水深变化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利用均方差理论超深取代设计允许超深,可提高耙吸船、耙平器扫浅工期预测精度。同时,综合运用均方差、浅点面积率、平均超深三项指标,可以对耙吸船施工质量、耙平器施工效率进行定量评定,为耙吸船、拖轮耙平器的合理配置提供给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