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423篇
综合类   233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玛Di脂碎石混合料(SMA)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明 《国外公路》1997,17(5):49-52
文中围绕沥青玛Di脂碎石混合料(SMA)所用材料的要求及混合性能和机理,介绍SMA的组成设计和施工方法,对我国研究、推广SMA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粉煤灰在路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春 《国外公路》1993,13(5):45-48
本文概述了欧美若干发达国家利用粉煤灰填筑公路路堤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粉煤灰路堤工程实例。最后阐述了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主要论述了《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在地基稳定和承载力验算中采用综合分项系数(在规范中称为抗力分项系数)的原因和确定方法,在地基稳定和承载力验算中,采用此方法确定分项系数并结合工程经验,可以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地基稳定和承载力设计。  相似文献   
5.
6.
研究速度在400-1000km/h的超高速实验车重接式电磁驱动方案,讨论重接式电磁驱动的电路结构和运动方程。在Maxwell3D瞬态场中搭建了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初始速度下,三级驱动系统受力特性和加速规律。针对系统运动特性和效率问题,提出驱动电路优化方案,使得发射体运动特性改善、效率提高。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分配驱动单元,应用重接式电磁驱动的超高速实验车,可在短时间内被加速达到超高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与比较自行研发的AH-1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对比不同掺量的AH-1与Sasobit的路用性能差异,应用常规的沥青性能试验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测试,通过沥青旋转黏度试验和变温击实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成型温度,根据规范对 SMA-13 型混合料按照最佳拌和及成型温度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掺入AH-1和Sasobit均增加了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减小了延度和针入度;4%的AH-1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降低25℃,且降温效果比sasobit要好;AH-1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降低了混合料的低温和水稳性能,但仍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广告牌为代表的道路路侧设施信息纷繁复杂,给驾驶人带来视觉负荷,为确定路侧信息对驾驶人行车环境造城的影响,研究通过设计实车试验,将所有被注视的高立柱塔架式广告牌作为研究对象,以交通量、照明和空间位置等作为分类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分类变量是否对驾驶人捕捉广告牌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广告牌空间位置对驾驶人视觉行为产生影响,右侧紧临道路设置广告牌对驾驶人视觉捕捉的比例最大。探究结论对广告牌的设置依据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加固结构技术,由于其施工便捷,不会对原结构造成新的伤害及承载力和延性得以增强,而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对某桥梁进行了传统的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和碳纤维加固的足尺实桥对比实验,反映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改善了传统的加固方法,使新材料、新工艺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4,(2):50-51
我国是汽车交通事故高发的国家,每年交通事故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随着我国向汽车社会的过渡,交通事故呈现上升的趋势。除了对交通管理的完善和提高驾驶员的素质,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外,对汽车碰撞中乘员的安全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