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黄春华  刘霞  马茂原 《水运工程》2023,(11):137-142
大藤峡水利工程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必须采取措施保障枢纽施工期航道通行安全。针对一期施工导流围堰布置方案建立物理模型,研究该工程措施下明渠通航水流条件及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结果表明:纵向围堰上游头部处挑流引起结构腰部产生缓流区,明渠水体顺流束窄,不利于施工期船舶通航。在削除主槽局部凸滩、头部增设临时导流墙后导流明渠内水流流态明显改善。最大通航流量条件下各测点流速值均小于5.00 m/s;在下泄流量小于1.20万m3/s时,各测点流速值均小于3.00 m/s,满足自航通行要求。导流明渠沿程水面比降较小,最大水面比降为-1.9‰。  相似文献   
3.
三峡导流明渠通航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月,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接受总部下达的任务,组成课题组就三峡明渠汛期通航船舶安全技术条件展开研究.三峡工程通航导流明渠系人工挖掘渠道,由于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大江尚未截流,明渠在截流后的汛期流态实际状况未能掌握,研究难度较大,但课题组克服各种困难收集有关研究及船舶资料,到有关航运、航道、船检及研究单位等进行走访、座谈、讨论,并多次到明渠实地进行观察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有关船舶稳性计算分析,局部结构强度有限元计算分析,对干弦、操纵性,设施等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三峡工程明渠汛期通航船舶及其辅助船舶检验规定>和编制说明,以及相应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4.
徐敏  陈立  刘燃  范红利 《水道港口》2012,(5):411-415
崔家营枢纽施工期间由导流明渠实施泄洪与通航。文章依据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实际通航条件、实际通航条件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异同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导流明渠内的实测流速与水面比降与设计阶段的模型试验结果较为一致,明渠通航条件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但由于河床组成抗冲性较弱,导流明渠出口及枢纽下游近坝处河床冲刷下切,枯水期同流量水位下降,致使导流明渠内在设计最低通航流量下的水深不能满足通航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5.
蔡创  蔡新永  赵传波 《水道港口》2010,31(5):492-495,346
为了配合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试验要求制作了船模,并对有关工程的设计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分别根据水工模型比较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施工导流明渠及连接段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最高安全限制的要求,结合相关水流条件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对2个布置方案冲淤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方案通航条件的优劣,给出了通航推荐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面介绍了三峡明渠汛期通航条件,论证了采用大功率推轮换推与施绞相结合措施,把明渠通航流量提高到35000m3/s的可行性,为制定换推、绞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杨  王业红  徐果 《中国水运》2009,(12):113-114
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交错网格和ADI法对某工程多种型式导流明渠进行了流场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实测数据对计算参数进行了粗步率定,对流速分布及明渠内水面比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能够为导流明渠优化设计方案比选提供定性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施工导流明渠研究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施工导流明渠在泄流和通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导流明渠水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南海枢纽河段河势及水流条件特点,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导流明渠通航条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明渠进口段炸除碍航礁石、出口段开挖新航槽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导流明渠原设计方案明渠进、出口段礁石碍航严重,通航水流条件差;优化方案通过整治措施显著改善了导流明渠的通航条件,保障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长江上游航运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0.
陈立  徐敏  陈珊 《水运工程》2012,(4):117-121
依托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原型观测,对比导流明渠运行期河床的冲淤变化,并结合不同流量下的流速、流态,分析导流明渠防护工程的防护效果以及范围的合理性。分析表明:守护工程整体是稳定的,防护效果较好,特别是岸坡防护工程基本未发生破坏现象;导流明渠下段护脚工程发生了冲刷破坏,为了岸坡的整体稳定,应适当扩大守护宽度;导流明渠下游段的守护范围可适当下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