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会”是富于书院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对学术的研究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书院“讲会”历史沿革的探究,得出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通才”观与“专才”观的转变对高校变迁的影响,提出在新世纪的高校合并中应确立适当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试析西南联大对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联大在抗战8年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堪称现代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分析西南联大成功办学的经验,对我国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试论洋务学堂的兴起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学堂的兴起,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改变了人们陈旧落后的观念,加快了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并促使了科举制度的解体。  相似文献   
6.
轮船招商局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家也是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航运企业,为了培养高级航海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近代航海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教训可以为今天高等航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南大学教育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教育学科之一,它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18年至1927年间,东南大学教育科集结了一批留学美国的教师,他们一方面积极参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与本土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开展广泛的教育实验活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肾密结合起来,培育了一大批教育学科的后备力量。这一系列活动使得东南大学教育科名噪一时,成为当时新教育运动的主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发端于晚清,此后中国航海教育缓慢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探讨航海教育发展规律,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航海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办大学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华夏大地重生与再造,业绩辉煌,举世瞩目,足以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赢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革命性突破的伟大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师范学院改革是针对开放式办学的弊端而发。它恢复了“定向型”高师办学模式,较好地缓解了师贵数量和质量上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今天,师范教育再度改革,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应谊清醒地认识开放式办学的利弊得失,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国情校情的改革方案,并尽可能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