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血管支架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支架相关的病理主要表现为支架内再狭窄引起的进行性心绞痛和支架内血栓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是由生物、机械、技术及与患者自身相关的复杂相互作用介导形成的病理性新生内膜增生,有关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正不断深入。本文通过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外基质重构、炎症反应以及新生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沿海机场航站区道路以及巡场路上出现锈色斑块病害,对病害区域取样,进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劈裂强度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病害处的成分、性能以及病害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病害的严重程度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锈色斑块为粗骨料的铁相离子与水、空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病害部位的强度、回弹模量和抗盐冻耐久性均明显下降.采取对病害区域进行修补和对正常区域涂刷预防性涂层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易损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常见类型,而易损斑块容易发生破裂,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本文总结了易损斑块的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的方法,同时归纳了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研究,为易损斑块的检出提供综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表层土壤颗粒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壤分析筛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典型样地斑块植被表层土壤颗粒的组成特征及其空同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质量含量不同,其中细砂(0.25~0.075 rmm)占总土粒质量的75.135 9%,中砂(0.5~0.25 rmm)占13.273 0%,而粗砂(d>0.5mm)和粉砂(d<0.075 mm)的含量相对较少,分别只占5.189 5%和6.401 6:2)不同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不同,其中粒径1mm≥d>0.1 mm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99.6%~88.8%是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随机因素起的作用较小,其它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95.1%~100%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而空间自相关因素的作用很小;3)粒径1mm≥d>0.1 mm的土壤颗粒含量的最优拟合理论模型为曲线模型,空间异质性尺度在24~36.3 m之间,其它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含量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线状模型或块金模型,空同异质性尺度较大,均为146.36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空同异质性与植被空同格局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25例,对照组15例,进行对比分析,ACS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抽取外周静脉血,AMI组于发病12 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进行各组间PAPP-A、CRP含量比较。结果ACS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15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直线关系。结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并进而可能成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因为血管分叉处斑块的稳定性难以判定,本研究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人群中梗死相关动脉(IRAs)血栓性病变与血管分叉的关系,从斑块破裂后的结局探索斑块破裂的规律.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11月连续274例STEMI患者,冠脉造影(CAG)后剔除6例支架内血栓及1例伴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根据...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降解ECM的主要酶类。目前,众多研究表明MMP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这与MMPs降解ECM和胶原纤维、破坏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这可从另一方面解释ACS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为新型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药物治疗ACS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详述了新型工具钢DM7的成分设计和冶炼工艺,研究了它的热处理工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DM7钢属高强韧性、高硬度工具钢,并且有高温塑性好,适于中温淬火的特点。以DM7钢试制的胶合板旋切刀片的使用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1∶1匹配选择15例为对照组,保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下肢动脉闭塞部位、长度等参数匹配(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率、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与术后3月及6月的踝臂指数(ABI)变化及血管通畅率。结果旋切组患者支架置入率6.7%(1/15)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100%。术后3月旋切组与对照组通畅率分别为93.3%(14/15)和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旋切组通畅率93.3%(14/15),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urbohawk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依托原云南楚大高速公路筛选试验小区,观测了28个单播组合及10个混播组合8年间生长表现,在利用常规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了景观生态学的斑块格局研究方法,对观测期末演替形成的植物种类、斑块数、多样性指数及盖度高度综合优势比进行了测定,从应用方式角度根据植物持续性、植物竞争力与扩散强度等方面将适用植物划分为混播先锋种、伴生种及建群种3种类型。指出单播群落具有均质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新建公路植被建植中,采用分斑块建立单播植物群落方式,最终建立目标混交植物群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