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2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和施救条款的应用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海上保险中施救制度的理论和应用,并提出在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是第一位的,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则是第二位的,期望同业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施救制度的内涵,予以正确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5日,北京急救中心"120决胜奥运誓师会"上,被称为"巨无霸"的卡车式大型急救车正式投入使用.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辆急救车将24 h待命,随时奔赴重大伤亡事故现场施救.  相似文献   
3.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不发生故障,也不可避免的偶发事故。由于车辆的长期使用和老化,以及机械故障发生的随机性,交通事故和突发故障也往往会发生在行驶途中。因此必须随时进行现场的抢修与施救。  相似文献   
4.
确定桥区水域范围是保证通航船舶和桥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划分桥区水域的大小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以港珠澳大桥为研究对象,从桥梁的有效航宽、拖轮施救时间和船舶失控危险区域三个方面计算了桥区水域尺度.通过对各种工况的计算比较,得出港珠澳段桥区水域尺度为桥梁两侧各2 n mile.  相似文献   
5.
提高船员的灭火技术和战术,保证船舶设备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适用状态,才能真正实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方针。从而消除船舶的火灾隐患,真正保障生命、财产和船舶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船舶破舱后排水施救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船舶破舱瞬时进水量速度的计算模型。考虑不同装载状态下对船舶破口的大小及其位置进行计算,给出了船舶下沉、纵倾后达到新的平衡水线乃至沉没所需的时间及进水量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破舱临界渗透率的概念,明确船舶破舱后进水量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分析船舶破舱进水量速度与船舶排水设备能力的关系,确定船舶抗沉施救能力的可行性。为驾驶员迅速判断船舶破舱后的安全性及如何采取安全、合理的施救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敬明  袁静 《驾驶园》2009,(4):97-97
2月25日夜,一辆装载50吨水泥的罐装水泥大货车.行至湖北省十堰市209国道五条岭山顶路段紧急刹车时横卧在公路上,导致数十辆汽车滞留,200余名乘客和司机在冰天雪地中冻了一夜。交警、交通部门立即采取措施疏导交通。26日18时13分.五条岭道路交通恢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福建省高速公路两纵三横主干网的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快捷、畅通、舒适的通行环境,已成为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但由于交通事故、恶劣天气、道路施工、重大交通保障任务等,都可能采取封道措施,尤其是时常发生的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往往导致高速公路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使社会对高速公路快速通行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质疑。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清障施救水平,缩短道路封闭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是当前高速公路管理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前、后的船长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碰撞在船舶海事中占很大比例,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船舶和船员的人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航海人员正确执行、应用和理解海上避碰规则是降低海上碰撞事故最重要的途径。在碰撞已不可避免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和海上污染。本文重点研讨船舶碰撞不可避免时船长和高级船员应采取的减轻损失行动,做好证据采集,为以后商务处理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0.
5月5日上午,广州海事局值班室接到报告,"VILLA"(威乐)轮在莲花山航道附近水域失火,火势失去控制,请求救援.接到报告后,广州海事局立即采取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扑救,经过海事局、广州港公安局消防中队、广州市消防局以及南海救助局等单位的协同作战,4个多小时后,"VILLA"轮火灾被扑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