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8篇
  免费   621篇
公路运输   5369篇
综合类   3472篇
水路运输   3896篇
铁路运输   4122篇
综合运输   30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850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1013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005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0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列车荷载在双块式无砟轨道中的传递规律,建立列车荷载静态传递规律精细化分析模型,分析荷载在双块式无砟轨道中的传递路径、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在双块式无砟轨道中的传递分为上下2部分,道床板内为荷载扩展区,扩散角为20°左右,支承层内为荷载均化区,荷载分布已较为均匀;荷载传递范围及量值均随动力系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荷载扩展区承载范围减小;下部基础为桥梁或隧道时,荷载均化区分布范围更为集中,可以适当提高支承层内混凝土强度、优化宽度来提高轨道结构合理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低地板车辆轴桥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参考EN 13104、EN 13979、EN 13749等标准,对极限工况和运行工况下的轴桥进行载荷计算,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轴桥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和Goodman疲劳评定图,分析结果表明轴桥结构满足静强度及疲劳可靠性要求,该受力计算方法对同类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钢桁梁桥由于其承载性能好和跨越能力较强等优点,在大跨度铁路桥梁中被广泛采用。但大跨度钢桁梁桥具有跨中挠度大、梁端转角大和温度变形敏感等特点,为了减小大跨度钢桁梁桥二期恒载、适应桥梁变形特性,在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采用新型明桥面轨枕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以南沙港铁路某大跨度钢桁梁桥铺设新型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大跨度钢桁梁桥上轨枕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计算模型,研究了轨枕板结构参数对轨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确定轨道结构的合理尺寸与参数。结果表明:轨枕板的外形尺寸直接影响其受力和变形特征;板下垫层的厚度对垫层的受力特性的影响较大;建议南沙港铁路某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采用具有2组承轨台、宽度为2800 mm的轨枕板,轨枕板厚度为280 mm,板下垫层厚度为120 mm。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细化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条件,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建设规划;同时规定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另外,原则上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工程费用和车辆购置费,不得超过1亿元/公里,初期客流强度不得低于0.1万人次/公里日。  相似文献   
5.
6.
7.
下水工作船是专用于船舶和海上设施下水的特殊船舶。本文针对16 000吨举力下水工作船,从船体结构设计和结构强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船体结构设计的研究对比了驳型和坞型2种不同结构形式对船体结构设计和强度的影响。结构强度的分析运用全船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了装船工况和沉浮工况下的全船结构强度。相关研究结果对今后下水工作船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为大规模利用拜耳法赤泥,将其作为砂石应用到公路基层,研究其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赤泥基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含水量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大而降低,7 d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综合考虑后选定配比:水泥∶碎石∶赤泥为5∶60∶35。1 km的水泥稳定碎石赤泥基层比相同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节省造价839 544.5元。因此,赤泥可作为砂石在公路基层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