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法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能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任何一种语言和其他的语言之间既存在着共性又有它本身的特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中日、日英或中日英语言之间的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相同或相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语言,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日本语言。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生日语写作中的很多错误是由于受母语的负向迁移引起的。写作一直是日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从文字、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解析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负向迁移现象,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辅助教学手段,能优化整个教学活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获得显著地提高,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改善了老式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行业内热烈探讨的议题。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应以听说能力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语言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凸显学习的实用性,培养出毕业后能很快上岗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1):148-149
为了使在大学里学习的朝鲜族学生更好地学习大学日语,根据我校朝鲜族学生听力会话能力明显弱于阅读理解和语法解析能力的学习特点,把实践教学经验和传统オディオリンガル?メソッド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学习目标相融合,通过实践证明通过映像描述教授法可以有效提高这些学生日语学习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语这种语言具有的特质在日本文化中都有所反映.本文试从日语的两大特质来分析其在日本文化的几个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教育进行着全面深刻的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手段也面临着变革。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手段。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阐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为实现学生日语素质与日资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日语会话教学中,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全面采用“教学圈”模式。更应强调“研究性学习”“任务型教学”,通过优化组合多种媒体,精心创设会话情景,来全面调动学生的会话兴趣。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凸显学生的自学,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使学生由书本的学习变成走向生活的学习;从非兴趣的被动学习走向由兴趣而发的主动学习;由单纯依赖老师的学习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9.
日语起源于汉语。作为与古代日本交流最活跃,最方便的地区,吴地方言对古代日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本结合是吴方言和古日语,对双方的形容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详细考察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形容词,从一个侧面肯定了吴方言对日语的巨大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二外日语除了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日本文化课程或忽略文化知识的讲授,仅仅强调语言层面的学习。实践证明,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日语应用能力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论文拟从这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背景知识在二外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