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在现有晶界偏聚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热力学定律、非克扩散定律及局部平衡理论,溶质原子晶界偏聚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既适合于平衡偏聚或非平衡偏聚的动力学计算,也适合于混合偏聚(平衡偏聚+非平衡偏聚)的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和有关实测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含有热处理组织缺陷而误装车的转向节进行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现场通过采用超声波纵波多次反射法进行试验验证,确定了该方法对热处理导致的过热过烧组织类缺陷检测的可操作性和结论可靠性,在保证现场不拆车的情况下,首次将超声波探伤技术应用于转向节组织晶粒粗大及沿晶界开裂缺陷的随车检测,丰富了过热过烧组织缺陷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效率,从而及时排除质量隐患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拆车、重装产生的人力及时间成本。同时为今后解决类似生产质量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爆裂轮盘进行断口分析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结合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轮盘的爆裂原因为:(1)轮盘发生过烧现象造成晶界弱化。(2)该轮盘锻造工艺不合理造成一次碳化物网络没被击碎,纤维流线分布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倒摆内耗仪研究了A1—Zr合金的高温晶界峰和竹节峰的产生和相互关系、竹节峰及其高温背底随退火条件变化的规律和热处理制度对竹节峰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纯铝的竹节品界上可能存在偏析粒子的观点,从而用Mori理论解释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正火、回火对Q460E低合金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正火后的组织为细小的M-A岛弥散地分布在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条间,从而决定了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200℃到500℃范围内回火,力学性能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屈强比较低.600℃回火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但也要比GB/T1591-1994规定的该钢的强韧性要高.分析认为强韧性降低幅度相对大的原因主要是粒状贝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长大球化,分布在条状铁素体边沿,犹如上贝氏体,以及碳化物在晶界分布.200℃回火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突出的韧性.回火过程就是粒状贝氏体分解变化,碳化物析出长大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在电子封装技术微型化带来的众多挑战中,电迁移已成为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可靠性问题.文中原位研究了Cu/OSP/Sn3.0Ag0.5Cu/Ni倒装焊点在温度为150℃、电流密度为1.5×10~4 A/cm~2条件下电迁移过程中的应力松弛现象.观察到Sn 3.0Ag 0.5Cu焊料凸点表现出3种应力松弛模式:在阴极处,逐渐形成具有阶梯形态的凹陷和裂纹以缓解拉应力;在阳极处,特别是在电流拥挤拐角处,发生Sn挤压形成的凸起,同时当钎料内部形成大量金属间化合物时,其附近也发现一些Sn凸起,以缓解压应力;在焊料凸点中,随着电迁移时间的增加,出现Sn晶界旋转滑移,以适应由于不同晶粒内原子扩散通量不同而产生的内应力.该研究将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形貌演变及内部应力产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倒摆内耗仪研究了Al-Zr合金的高温晶界峰和竹节峰的产生和相互关系、竹节峰及其高温背底随退火条件变化的规律和热处理制度对竹节峰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纯铝的竹节晶界上可能存在偏析粒子的观点,从而用Mori理论解释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找出了高速钢回火程度试样的制备规律,认为试面以腐蚀至深蓝色为宜,进而指出了过腐蚀的微观特征,背景上出现晶界网络和较长的大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