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能够很好地解决铅酸蓄电池早期容量衰减问题,所以多数企业采用含镉合金用于电动车专用铅酸蓄电池,但是镉化合物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被有些企业摒弃。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坚  相似文献   
2.
金正东  张传喜 《船电技术》1997,(1):15-16,49
不饱和取酯无溶剂浸渍漆或环氧改性不饱和聚酯无溶剂浸渍漆在烘焙过程中表面发粘现象严重本文论述了AT化合物对无溶剂漆的表干时间,胶化时间及70℃贮存期等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指出了无溶剂漆中加入适量的AT化合物后,不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表面发粘问题。  相似文献   
3.
华龙材料是以不同的单体共聚的高分子为基础,采用合成稀土金属化合物及多种改性添加剂改性,通过特殊的合成工艺制造而成的均质聚合物,它兼有多种工程塑料(聚酰亚胺类、聚甲醛、聚砜等)之优点,并赋予共聚复合材料以新的特性。在制品成型的同时,形成了高聚物,这与目前常用的高温挤压及注塑成型工艺显然不吲,不但有效避免了高温冲击对材料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于海洋石油工程电缆上的新型耐泥浆的护套化合物可用以防护化学药剂以及盐和紫外线的侵蚀  相似文献   
5.
观察6种已知抗生育活性化合物和22种可能有抗生育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绒滋养层一长晕细胞和蜕膜细胞的损伤作用,以验证抗生育新药筛选模型并筛选新的抗生育化合物。结论体外培养人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可作为抗生育新药筛选模型,化合物TR4对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均有明显损伤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环境雌激素样化合物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近两年来国外对环境雌激素样化合物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临床表现、作用机理及应采取预防措施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蓄电池(Lithum Ion Battery,缩写为LIB),简称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保护电路等组成。锂离子蓄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蓄电池是指锂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FePO4或LMn2O4,负极采用锂一碳层间化合物。聚合物锂电池比液态锂电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Adsorber Catalyst——吸附催化,一种后处理技术,即用一种基础金属氧化物和一种贵重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把氮氧化物转变成氮气和水(水蒸气)。  相似文献   
9.
王芳 《北京汽车》2015,(2):43-46
通过对车门玻璃爆裂的具体案例分析,验证了含镍化合物是造成玻璃爆裂的影响因素,并推荐相应的控制方法以及检测手段,同时强调数据统计分析对于缺陷识别和判定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Euphorbia lathyris (Caper spurge) is a toxic and pot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PCMM). This study sought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ive diterpenoids (Euphorbia factors LI-L3, L7a, and Ls) with the spectra of UV and mass, quantifying three diterpenoids L1, L2, and L8 in crude extracts of unprocessed and processed E. lathyris seed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LC-ESI-MS). The analysis was achieved on an Agilent Eclipse XDB-C18 column (4.6 mm× 150mm i.d., 5 μm) with an isocratic elution 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water and acetonitrile at a flow rate of 0.25 mL/min at column temperature of 30 ℃ and UV detection was set at 272 nm. An ESI source was used with a positive ionization mode.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s of 9.9-79 μg/mL for Euphorbia factor Lb 3.8-30.5μg/mL for Euphorbia factor L2, and 1.0-20.6 μg/mL for Euphorbia factor LB. The average recoveries (n=6) of three diterpenoids were 98.39%, 91.10% and 96.94%, respectively, with RSD of 2.5%, 2.4% and 2.1%,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he three diterpenoids in processed E. lathyris seeds were 3.435, 1.367 and 0.286 mg/g, respectively, which decreased more sharply than those in unprocessed E. lathyris seeds which were 4.915, 1.944 and 0.425 mg/g,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unprocessed and processed E. lathyris s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