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船舶密度的增加,全国很多港口都建立了VTS中心。泉州VTS中心的建设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海运效率、促进港口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述泉州VTS的现状,以及对泉州VTS中心现存问题的浅析,提出建设泉州VTS中心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泉州VTS中心对海上交通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蒲寿庚家族于南宋末年由广州迁至泉州。此后,在蒲寿庚的悉心经营下,迅速发展出强大的势力而掌控全城。泉州港在宋元鼎革之际得以平稳过渡,在元代达到空前繁盛,与蒲寿庚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对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蒲寿庚事迹作一详细梳理,针对学术界分歧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对其事迹作一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闽南侨乡泉州,古称“刺桐”,别名“鲤城”,是我国首批24座历史化名城之一。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在东西方化交流和对外贸易往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政府提出了"以港兴市"的战略,要把泉州建设成为港口城市,物流中心是其成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必需要有坚实网络支持,物流中心便是它的中心环节,只有把泉州港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物流中心,才能把握整个商品流向,充分发挥泉州港的优势,把泉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贸旅游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5.
赖丹丹 《驾驶园》2014,(12):42-43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确保活动开展得有深度、有特色、有实效,近期以来,泉州公交第二分公司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用心打造公交"帮帮团",为"践行群众路线、深化为民服务"添砖加瓦。一、齐心,有组织"帮帮团"是发挥党组织作用的一种创新载体,目的是从思想上、行动上推动活动开展。成员由第二  相似文献   
6.
《水上消防》2010,(4):42-42
以"海洋&#183;海峡&#183;海员"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7月11日上午在海峡西岸文化名城福建泉州隆重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00多名嘉宾参加了盛会。  相似文献   
7.
泉州公交公开招标会上,恒通客车一举中得30台燃气客车标的,恒通客车首次牵手泉州公交。 泉州公交在2006年和2007年期间曾3次到恒通客车实地考察,恒通客车不但为泉州公交提供了专业的客车产品,还派驻了天然气专家前往泉州对驾驶维修等相关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8.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2):43-44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因其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交流的遗存丰富而倍受海内外瞩目。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泉州港地位重要,表现突出,今人透过研究史料、遗存和考古,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泉州港作为国际性海上商贸枢纽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分析泉州海域船舶溢油风险,指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防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天台僧人清浚的<广轮疆里图>作于公元1360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在中国古代地图史上占有一席显要的地位.它既是现存最详尽、准确的元代疆里总图,又是明初<大明混-图>、<混-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等的重要底图.正是在清浚的地图上,对泉州的海外交通航线作了非常值得注意的记录:"自泉州凤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马八儿,二百余日至忽鲁没思."这说明当时泉州航抵海外的广阔地区,包含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等地.在一张硕果仅存的元代全国舆地总图上,只标明了唯有的一条中国远洋航海线路,它不啻是元代泉州第一大港地位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