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2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渔业国家,海洋渔获量、渔船和渔民数量都居世界首位,海洋渔业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生效,海洋渔业开始由领海外捕捞向专属经济区制度过渡,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作业渔场将明显缩小,大量渔民将面临转产专业问题,对海洋渔业和沿海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3月3日,由浙江海事局牵头,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和省海港集团等单位联合参与的浙江海区水上安全综合治理联合巡航执法活动在浙北水域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联合巡航执法活动是海事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聚焦浙江省委省政府“遏重大”专项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水上安全综合治理和服务保障水平,全力以赴保障全国“两会”“春运”期间水上安全形势稳定的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3.
海洋渔船装备作为渔业生产的重要载体,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渔业和船舶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水产品总量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渔船装备整体水平落后,安全、环保隐患日益突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安全环保要求的增强,全面提升海洋渔船装备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4.
0引言台州市位于浙江沿海的中南部,渔业船舶进出海门、松门、石塘等港湾,必然会与南来北往的商业运输船舶航行时交叉,因而经常会发生渔商船舶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5.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着重围绕渔业船舶评估技术规范、评估特点、参数选取、范围界定、不确定影响因素及勘验评估等方面进行规范性的研究,为渔业船舶抵押贷款、海损事故、保险理算等价格评估的公正性和正确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视界     
《珠江水运》2011,(23):6-7
1近日,台湾"农委会"渔业署表示,为确保鲨鱼资源的永续使用,从2012年开始将逐步落实"鲨鱼鳍不离身"措施。2近日,韩国围捕"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行动又出现新高潮。韩国高官多次表示要对中国渔船"严厉打击"。据韩国YTN电视台报道,仅11月16日和17日两天,韩国海警就逮捕"非法"中国渔船共26艘,被拘留的中国渔民数目不详。  相似文献   
8.
强调渔业船舶作为海洋捕捞的基本生产工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而且会造成渔民财产的极大损失,甚至污染海洋环境,危及人命安全。以江苏省渔业船舶质量捌研为基础,应用TQM原理,指出制约渔业船舶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控制渔业船舶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渔业船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如虎 《船舶》1998,(6):43-56
  相似文献   
10.
分裂波束声学探测系统是海洋生物研究的不可或缺的仪器设备,也是现代大型综合科考船的必备装备。首先介绍了分裂波束声学探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然后系统介绍了Simrad和BioSoncis的2款典型分裂波束声学探测系统,并分析了其在渔业资源调查、羽状流探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