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庆红  凌康 《中国水运》2007,5(11):99-100
本文章就溢洪道工程中的水力计算分析其快速、准确的计算模式进行分析,具体方法主要是利用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软件进行系统化自动链接软件设计。利用Excel有简单、快捷、易用、修改方便等优点。编制出的设计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溢洪道工程设计工作的效率化、准确化。  相似文献   
2.
黄壁庄水库正常溢洪道经40年的运用,护坦表面层出现大面积剥蚀破坏,剥蚀深度达1~10cm。对护坦加固采用了钢纤维混凝土,在薄层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多次试验和不断改进,摸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白杨河水库溢洪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溢流堰泄流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在急流收缩段形成了严重的冲击波,水流折冲形成水翅超出边墙,收缩段边墙高度不满足安全泄流要求。通过系列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优化,提出了增加WES堰泄流净宽度和收缩段长度,同时在收缩段设置一小于溢洪道底板坡度的正坡对称多边形孔板消除急流收缩段冲击波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泄流要求,急流收缩段内泄洪流态明显改善,折冲水流产生的水翅消除,收缩段水深低于各段泄槽边墙高度,满足安全泄流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汤泉水库溢洪道改造工程,介绍井流消能理论及其应用。针对模型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消能效果最佳的超典型井流流态。为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希望将有更多的工程采用这一高效能、低造价的消能方式。  相似文献   
5.
水布垭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大坝地处狭窄河谷,坝体高,填筑量大,开挖利用料的3个主要供应点:溢洪道、地下厂房进水口及马崖高边坡等均位于高程较高上,若考虑从坝下游运输上坝,运距有6.5~110.0km,同时施工道路布置困难,因此,构思了溜井一平洞运输方案,并介绍溜井一平洞运输方案与常规方案的比较,以及对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凤凰山水电站位于山区转平原入口的冲积扇上,枢纽消能防冲的方案设计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下游河床河岸的稳定。为改善其消能段的水流流态,提高效能效率,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消能段结构进行优化。实际效果表明,推荐方案下消能段水流流态有了明显改善,下泄水流能够平顺地与天然河床相衔接,水流流态平顺,河势稳定,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锦 《中国水运》2010,(3):110-111
溢洪道设计问题关系到小型水库的安全、造价与整体运行状况,因而溢洪道的设计问题在小型水库建设中关系重大。本文论述了溢洪道设计在小型水库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在溢洪道设计中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各环节的水利计算、注重各部分的结构计算等方法,以解决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咀坡水电工程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中咀坡水电工程的初设方案,探究工程在其洪水期运行阶段是否满足泄洪要求,泄洪隧洞底部是否会产生空蚀,破坏建筑物安全以及闸门调度等问题,建立水工物理模型。通过试验对工程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泄水隧洞底部受压情况进行验证和计算;为保证电站正常运行,对于上游来水量较小的枯水期,拟定闸门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开县天白水电工程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使断面内流量分布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弯段底板高程正超高的优化设计方案。物理模型试验表明,采用这种工程方案可以很好地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弯曲段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弯曲溢洪道是由于地形地貌及原河道走势等因素而出现的布置型式,阐述其不对称水流特征及对下游消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工程措施,改善弯曲溢洪道的水流特征,从而改善下游消能效果,能够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