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物权法草案出台,开始了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的过程。从物权法草案看,由于它是就一般物权所做的规定,不可能细致地考虑海商法中物权的特殊性,草案中现有的一些规定改变了船舶物权现有的利益关系状态,或者与现有的船舶物权规定不衔接。对此,需要引起重视。物权法草案要对  相似文献   
2.
尽管各国法律和学者都一致认为善意是行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状况,但在具体标准的设置上,其立法和学理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从善意的理论含义、善意的实践标准、善意的举证责任三方面试分析了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标准。  相似文献   
3.
《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船舶登记立法的主要程序性法规。自1995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我国的船舶大都进行了登记,"三无船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07年《物权法》颁布对《条例》修订起到导向作用,在立法认识、登记程序等方面对船舶登记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也加速了《条例》的修订进程。  相似文献   
4.
让与担保是日本物权法中一个特殊的法律现象。长期以来,这一制度都是以判例为法律基础,而在民事立法中一直没有得到体现。尽管如此,让与担保在日本的社会经济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大陆法系传统的担保物权的角度分析让与担保制度,并就中国是否需要引入这一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纪琛 《中国水运》2010,(8):97-98
我国海事司法界通常认为,应当凭船舶登记或船舶所有权证书确定船舶所有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颇值得反思。根据我国的物权法,文中从分析我国船舶物权变动模式入手,分析了船舶登记的效力,提出了"不能仅凭船舶登记确定船舶所有人,对未登记的实际所有人也应予以保护"观点。  相似文献   
6.
郑曦 《世界海运》2011,34(3):36-38
阐述船舶物权客体的概念、范围,认为船舶物权客体不仅包括有体物,而且包括无体物。通过对海商法船舶进行界定来阐述海商法船舶的概念和范围,重点论述船舶物权客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8.
9.
梁金桂 《中国水运》2006,6(4):193-195
海运提单在海上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海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海运提单的法律地位逐渐提高。海运提单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支付等诸多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际贸易跟单信用证结汇的核心单证之一,是海上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单证,它证明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收到了托运人交运的货物,是承运人在目的港据以交付货物的凭证。本文就海运提单物权凭证、债权关系和背书可转让等法律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姜光忠 《中国海事》2007,(12):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了物权变动的一些基本原则,规定了物权变动的一些新的规则,对船舶登记工作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船舶的物理定性、登记的审查形式、登记的对抗效力、登记行为的法律属性等方面,从物权法角度阐释了船舶登记行为,从而在对船舶登记工作再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规范船舶登记行为,逐步调整和完善船舶登记工作,以适应物权法对船舶登记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