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参数电针对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腰部脊髓背角广动力型 (WDR)和特异伤害感受型 (NS)神经元的活动 ,观察了不同强度 (1mA ,5~ 6mA)和不同频率 (5、2 0、5 0、10 0Hz)电针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 (C 反应 )的影响。结果 强电针时选用低频 (5Hz)较好 ,而弱电针时选用高频 (5 0Hz)为佳。结论 电针对脊髓伤害性传递的抑制作用具有强度和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扶正理气合剂对大鼠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灌胃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关元、内关、三阴交、肝俞穴治疗,扶正理气合剂组给予扶正理气合剂灌胃,针药联合组则予上述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治疗,共16周。造模16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标本,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及微血管密度(MVD),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组织活性氧(ROS)、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 mRNA、VEGF mRNA、MVD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mRNA、VEGF mRNA及MVD表达显著下降,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NF-κB活性与TGF-β1mRNA及VEGF mRNA呈正相关关系(r1=0.554,P<0.05;r2=0.572,P<0.05)。结论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均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癌大鼠的NF-κB活性、TGF-β1mRNA及VEGF mRNA及MVD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这与其清除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及脊髓损伤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阶段性特异性胚胎抗原-1 (SSEA-I)的表达,阐明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0只.分别于脊髓损伤造模后第3、7、14、28天时进行BBB评分(Basso-Beaie-Bresnehan scale),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GFAP和SSEA-1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针组与模型组在3d和7d时,GFAP和SSEA-1阳性细胞数有差异(P<0.01),7d时阳性细胞数达到峰值,在14d时电针组和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有差异(P<0.05),而在28 d时,电针组和模型组GFAP阳性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但SSEA 1阳性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治疗能够增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逆分化,激发星形胶质细胞的干细胞潜能,从而促进损伤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损伤后的脊髓GFAP和SSEA-1阳性表达的高峰期都在7d,提示脊髓损伤后7d内可能为电针治疗介入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PSD)探讨电针对健康人产生镇静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2例健康受试者的双侧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穴位给予电针刺激,分别记录30min无电针(静息态)及电针(电针态)两种状态下的多通道脑电图(EEG)信号,同时双频谱指数监测仪(BIS)监测被试者的镇静程度。利用PSD分析电针过程中脑电图的功率变化。结果与静息态相比,电针状态BIS值降低(P<0.05);脑电信号δ波段功率增加(P<0.05),α波段功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单独作用可产生镇静作用,电针产生的镇静作用使得脑电活动发生改变,慢波活动增加,推测与其产生的镇静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针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电针慢性癫痫大鼠督脉穴位"大椎"与"百会"后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海马新生神经元有SS的表达,且电针后的癫痫大鼠表达比未电针的癫痫大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电针可抑制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SS有致痫作用.由此推测电针的抑痫机制可能是通过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寻找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65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5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局部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法。10d为1个疗程,治疗1、2、3个疗程后均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0%、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病例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局部按摩与单纯电针治疗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较好疗效,且电针结合局部按摩优于单纯电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20g/L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模型组(DM)、正常组(CN).电针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水平,应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糖、上台潜伏期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模型组CTGM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结论 电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促进海马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大鼠中缝大核中记录到100个神经元的单位活动,被分类为伤害兴奋型(59个),伤害抑制型(30个),非伤害感受型(5个)和其它类型神经元(6个)。试验了70个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表明电针可激活各类神经元的活动,使大部分伤害兴奋神经元(69.77%)兴奋,伤害抑制神经元(68.42%)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有下行纤维投射到中缝大核中,加强对电针反应神经元的活动。全身应用吗啡对电针反应神经元呈现兴奋、抑制和无作用3种型式,但同电针反应型式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表明中缝大核在针刺镇痛与吗啡镇痛中的作用只是部分重合而不是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型舰船喷气燃料补给及加油过程中油品静电消除难题,提出基于三菱锥形集流放电针的管道静电消除器,采用有限元分析法仿真模拟新型静电消除器内部的电场和流场,分析消电针的结构及布局对消电效果的影响,得到集流放电针的几何结构及布局的最优值,对比试验验证模拟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抑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锂-匹罗卡品诱导的致痫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刺激(电针刺激百会穴)组、非穴位刺激(电针刺激与百会穴相邻的非穴位处)组和癫痫对照组,另选取未致痫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及穿梭箱避暗实验的方法测定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学习记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电针刺激百会穴可明显缩短致痫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寻找平台的时间(P<0.01),避暗实验潜伏期显著增加,出错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