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流式细胞仪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技术对比研究了30例恶黑、26例细胞及5例正常人皮肤标本的DNA含量、每核AgNOR数目及异行率,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恶黑组异倍体率为96.7%,DNA指数、每核AgNOR数及异形率均明显高于细胞及正常人。且DI与每核AgNOR数及异形率呈正相关。并就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5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皮肤色素(21例)和恶性黑色素瘤(34例)的AgNOR数目及其直径,结果显示色素AgNOR数目明显低于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高于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组恶性黑色素瘤AgNOR最大直径均大于色素瘤。AgNOR最小直径比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小,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次之,色素则较大。两组恶性黑色素瘤的AgNOR变化幅度均大于色素。提示AgNOR可作为和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