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接上期)4.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及防碰撞特性对于后碰撞,其理想的碰撞特性与前部相似,一般后部碰撞相对速度较低。由于行李厢和后部车身纵梁等可构成一个吸能结构,并且有较大的压缩空间,所以车身后部吸能设置比车身前部更容易。吸能能力主要与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大小和板料厚度的选择等有关,但要注意后悬架支承处(后轮罩)局部刚性的加强。(1)汽车后部行李厢的吸能结构汽车车身的后部,乘员座位离后端部较远,汽车车身后部的吸能结构主要在汽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典型安全制动模型。该模型为相对位置模式,以前车静止为条件,后车对前车尾端进行追踪。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这种模式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急制动,效率不高。提出了相对速度模式的紧急制动安全模型,考虑前车以理想状态紧急制动,后车对前车尾端进行追踪,并对两种模型进行计算比较。相对速度模式的紧急制动安全模型能够缩短行车间距和追踪间隔,大大提升CBTC运行模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船艏底部砰击压力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Ochi概率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一种适合于非常规船型船艏底部砰击压力的概率预报方法。该方法在时域中计算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基于Msc.Dytran计算砰击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砰击压力的概率特性进行预报。分析了砰击时的船波相对速度和波面倾角对压力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船舶在静水和波浪中的砰击压力特性有很大差异,在波峰与波谷处发生砰击时产生的砰击压力大于在波面其它位置产生的压力值,相对速度对砰击压力系数的影响在波面不同位置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计及随机海浪波面倾角的影响,研究了船舶底部砰击压力的概率分布问题。在计算船底砰击压力时引入随机海浪的波面条件,根据海浪波面斜率和船波之间相对速度的统计特性导出砰击压力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计及随机海浪波面倾角影响的概率密度函数与试验结果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5.
船模伴流之测定船舶航行速度与推进器对于水的相对速度不同,其原因是因为伴流存在的关系。一般前者比后者大。伴流系由下列三种不同之伴流组合而成。摩擦伴流:——船舶在水面航行时,因为水的粘性关系,在接近船体水面下表面的水,具有前进速度。此谓之摩擦伴流。其速度愈接近般体表面速度愈增大。  相似文献   
6.
7.
本利用Simulink软件,基于皮埃莱跟驰模型,建立了由十辆车组成的车队的动态仿真模型。实验中通过采集车队中不同位置的车辆与其前车辆的车头间距来分析研究交通流程沌现象。通过仿真研究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皮埃莱跟驰模型产生的交通流存在混沌现象,后车驾驶员对前后车相对速度越敏感越容易出现混沌现象,后车驾驶员对前后车车头间距越敏感越容易出现混沌现象,首车所受干扰振幅越大越容易出现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8.
判定跟驰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大量实际观测交通流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跟驰车辆运行特性与车头时距的关系,提出利用相对速度绝对值随车头时距变化的规律定量地判定车辆行驶状态的新方法,即利用坐标变换确定车辆跟驰状态与自由行驶状态转折点。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验证表明,车头时距低于5s的车辆处于跟驰状态,而大于8s的车辆处于自由行驶状态;同时,车速对跟驰状态的界限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提出实际碰撞中通过控制胸部相对车身的运动速度的同时,减小胸部受力的方法,来提高C-NCAP评估中假人胸部压缩量的得分并保持其稳定性。胸部伤害是交通事故中导致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事故统计数据,在欧洲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胸部损伤所占的比例约为33%,在美国这一比例为25%~50%。胸部损伤占所有轻微或中等伤害(AIS≤2)的比例为13%,占严重或致死  相似文献   
10.
刘成  李一兵  祝军  何明科 《汽车工程》2005,27(1):50-53,34
从两车侧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对速度情况下,该类型事故中一车轮胎在另一车车身上刮擦产生的痕迹。提出并推导出了依据轮胎上任一点在车身上遗留的片断摆线擦痕估计两车相对速度的方法和计算步骤。突破了以往同类型事故分析中对刮擦痕迹利用的诸多严格限制。最后给出了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