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PK、LDH、GOT和LAP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CPK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GOT和LAPI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至于血清酶活性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的价值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评价自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析仪。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影响测试的因素并研究最佳测试条件等。结果 1.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依次为;Tris-HCL缓冲液的pH值〉焦性没食子酸浓度〉Tris-HCL缓冲液的体积〉Tris-HCL缓冲液的浓度〉搅拌速度;2.最佳测试条件为:在25时,0.1mol/L,pH8.2的Tris-HCL缓冲液0.2ml,样品用量5-20μl,0.2mol/L焦性没食子酸加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s2O3诱导HO8910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溶液作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检测细胞凋亡率;TRAP-银染法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s2O3溶液对HO8910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不同浓度As2O3作用HO8910细胞,其端粒酶活性在24h无明显改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端粒酶活性也呈不断下降趋势,以致消失。结论As2O3可以诱导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不是通过端粒酶活性下降直接调控的,但端粒酶调控与凋亡调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端粒序列重复扩增法(TRAP法 )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对 6 8例乳腺癌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 8例乳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8.2 % (6 0 / 6 8) ,细胞凋亡指数为 (5 6 .7± 15 .3) % ;端粒酶活性强度及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无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分级、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P <0 .0 1) ,即端粒酶活性越高和 (或 )细胞凋亡越少 ,则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提示预后越差。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 (r=- 0 .6 7,P <0 .0 1)。结论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肿瘤大小、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并有望成为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并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X基因表达载体,探讨HBV全X基因对HEK293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比较HBV全X基因与X基因对细胞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基因克隆的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获得HBV全X及X基因,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与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及带有绿色荧光基团GFP的重组质粒;细胞转染技术将其分别转入HEK293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验证HBV全X基因及X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Annexin V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RAP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的重组质粒且目的基因能在HEK293细胞内高表达;表达的HBV全X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而X蛋白在胞质、胞核均有分布;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26±0.002)%和(0.805±0.013)%,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0.691±0.035)%和未转染对照组(0.681±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5±3.02)%及(21.34±2.16)%,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13.49±1.49)%及未转染细胞对照组(11.37±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全X及X基因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X转染组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及端粒酶活性均高于X转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全X基因具有促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影响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其可能通过不同于HBV X基因的细胞内途径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50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行基因型分析,采用PCR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胃癌组hPOT1IVS13-98 T/G位点GG、G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22.00%、41.67%、36.67%,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67%、57.33%;对照组GG、G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4.36%、51.92%、23.72%,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68%和50.32%。两组G、T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χ=3.0257,P=0.0820)。以T/T基因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OR值分别为0.432(95%CI:0.242-0.772,P=0.005)、0.540(95%CI:0.274-1.064,P=0.075)。胃癌中3种基因型H.pylori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OT1 IVS13-98G/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甘肃胃癌高发区的胃癌患者有关,可能为胃癌的保护因素。胃癌hPOT1 IVS13-98G/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7.
对 8 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 (CSF)肌酸磷酸激酶 (CPK)、乳酸脱氢酶 (L DH)、谷草转氨酶 (GOT)和亮氨酸氨基肽酶 (L AP)活性作了测定。结果发现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当天和伤后第 1天 CSF CPK、L DH和 GO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 CSF L AP活性则升高不明显 (P>0 .0 5)。故提示脑外伤后早期 CSF CPK、L DH和 GOT活性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辅助指标 ,并对急性颅脑损伤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食管癌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依据TNM分期,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TNMⅠ期~Ⅳ期及TNM 0期患者各198例,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凝血酶活性,并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的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和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多态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估算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和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与食管癌浸润与转移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分析二者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血浆凝血酶活性和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影响。结果Ⅰ期组G20210A(GA)、G20210A(AA)、C399T(CT)和C399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4%、26.77%、24.24%和25.76%,Ⅱ期组分别为34.34%、37.37%、34.85%和36.36%,Ⅲ期组分别为39.90%、42.93%、40.41%和41.92%,Ⅳ期组分别为45.45%、46.97%、45.35%和46.46,对照组分别为13.64%、14.14%、13.13%和13.64%,各分期组与0期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20210A(GA)和G20210A(AA)基因型患者的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C399T(CT)和C399T(TT)基因型者食管癌浸润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G20210A(AA)/C399T(TT)基因型者各分期组和0期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07%、14.14%、18.18%、21.71%和1.52%,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20210A(AA)/C399T(TT)基因型者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且两基因型在食管癌浸润与转移中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γ均>1),此外,G20210A(GA)和C399T(TT)之间、G20210A(GA)和C399T(CT)之间及G20210A(AA)和C399T(CT)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均>1)。各分期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明显高于0期组,且各分期组患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突变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浆凝血酶活性明显高于在同一TNM分期野生型携带者的血浆凝血酶活性(P<0.01)。结论 G20210A和C399T的基因突变均是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易患因素,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增加了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浆凝血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PK、LDH、GOT以及LAP活性作了测定。结果表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后当天和伤后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CPK、LDH活性以及脑脊液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伤后当天的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与急性颅脑损伤的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则无明显相关(P>0.05)。故我们认为,外伤后早期血清和脑脊液CPK、LDH活性以及脑脊液GOT活性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一项辅助指标,至于脑脊液酶活性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的价值尚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