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医经络学说有一句名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人体经脉通则身体正常,不会感觉疼痛或不舒服,而经脉不通就会引起疼痛或疾病,此言准确.董明人体疾理。此说加之于大自然,也不无形象贴切。江河乃大自然经脉,其不通时也会疼痛,只是我们总学不会倾听,不会感同身受,抑或是庸医太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络学,腧穴学,刺法学和针灸治疗学等领域对《难经》的针灸学术理论进行整理研究,认为:《难经》最突出的是创立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八会穴的应用,其次确立了针灸临床辩证治针刺补泻治疗原则,在十二原穴,俞募穴和五腧穴等特定穴方面补充了《内经》的缺陷从而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后世针灸医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经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引起的皮肤循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关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能是由细传入纤维内 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 ,用 Capsaicin作为工具药 ,进行穴位注射后 ,观察两种反射条件下穴位刺激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分布。结果发现 ,穴位注射 Capsaicin后 ,在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条件下电刺激承山穴均不能引起相应部位肉眼可见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定量分析也未发现 Evans蓝的明显渗出。结果提示 ,细纤维的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参与了经络活动。在经脉信息传递和经脉 -脏腑相关联系中 ,P物质等神经递质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经络本质及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博  代新宪 《中国水运》2006,4(6):229-230
经络理论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基本理论.然而现代解剖学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经络穴位系统独立的组织形态.怎样感知经络的存在,经络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已经成为现代经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总结国内对经络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声、电、热、光、磁等方面筛选并介绍了近十年来的研究状况,证实了古人所指的经络系统是确实存在的,经络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体的综合传输、调控系统,预示出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对于揭示经络本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交通》2006,(5):12-12
从广东省交通厅了解到,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截至2010年将达到14万公里,通往邻省的主要高速公路通道建成通车,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珠江三角洲形成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  相似文献   
7.
在大鼠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肝俞或胆俞穴缓慢注入微量神经激肽A(NKA,88μmol/L)20μl/3min后,结果发现该穴位传入神经放电明显增加,与P物质(SP)及组胺的作用类似,因此推测NKA亦可能在外周起局部调节作用,并参与沿经脉线的信息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8.
9.
用大鼠为实验对象 ,以 Evans蓝渗出为指标 ,观察在长轴突反射实验条件下 ,电刺激足太阳膀胱经承山穴后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分布。结果 ,刺激侧的爪部、小腿后外侧区及股后外侧区皮肤出现了似循足太阳膀胱经的蓝色渗出 ,对侧无渗出。定量分析显示 ,渗出部位皮肤 Evans蓝含量显著高于对侧同部位和对照组皮肤 (P <0 .0 1 )。内脏器官中 ,膀胱组织的 Evans蓝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 ,其余内脏组织的 Evans蓝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 ,穴位刺激可引起节段内循经及相关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长轴突反射可能参与了经络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72只),将一侧L5背根分成4~5条细束,记录每条细束的电反应。刺激同侧及对侧承山穴记录到背根反射电位(Dorsalrootreflex,DRR)116例。根据引起DRR的传入纤维类别和DRR在背根传出的纤维类别分为6类,分别为∶C-C·DRR(n=46)、Aδ-Aδ·DRR(n=24)、Aαβ-Aαβ·DRR(n=25)、Aβ-Αδ·DRR(n=9)、Aδ-Aαβ·DRR(n=8)、Aδ-C·DRR(n=4)。结果说明∶刺激承山穴可在背根细束上记录到细纤维传出的DRR电位。这为穴位刺激通过细纤维DRR可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DRR参与经络形成提供了神经生理学证据;为穴位刺激能引起细纤维传入终末的突触前抑制建立了方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